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欧洲文献中的土伯特:以13至18世纪为重点

陈波

引用本文: 陈波. 欧洲文献中的土伯特:以13至18世纪为重点[J]. 学术月刊, 2018, 50(9): 162-176. shu
Citation:  CHEN Bo.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9): 162-176. shu

欧洲文献中的土伯特:以13至18世纪为重点

  • 摘要: 13至18世纪欧洲有关土伯特(Tibet)的文献中,用以指涉土伯特的符号繁多,拼写形式各异,所指亦千差万别。其中,蒙元时代形成的三个关于土伯特的直接知识传统,在现代早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把土伯特归属鞑靼范畴,一直延续到18 世纪初期,欧洲学界才开始将之转属知纳(China);1580年代以后欧洲传教士从实地发回报道,提供有关符号及其所指的新知,包括现在普遍接受的拼写形式Tibet和藏文化中的地理分类系统;深入的当地知识和欧洲认知框架之间的不一致关系导致欧洲东方学中出现二重土伯特观,跟二重知纳观交织,并与之一道成为其表述的内在机制、困境和缩影。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8
  • 文章访问数:  2752
  • HTML全文浏览量:  27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欧洲文献中的土伯特:以13至18世纪为重点

  • 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 13至18世纪欧洲有关土伯特(Tibet)的文献中,用以指涉土伯特的符号繁多,拼写形式各异,所指亦千差万别。其中,蒙元时代形成的三个关于土伯特的直接知识传统,在现代早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把土伯特归属鞑靼范畴,一直延续到18 世纪初期,欧洲学界才开始将之转属知纳(China);1580年代以后欧洲传教士从实地发回报道,提供有关符号及其所指的新知,包括现在普遍接受的拼写形式Tibet和藏文化中的地理分类系统;深入的当地知识和欧洲认知框架之间的不一致关系导致欧洲东方学中出现二重土伯特观,跟二重知纳观交织,并与之一道成为其表述的内在机制、困境和缩影。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