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状元谶及其风俗制造

左鹏

引用本文: 左鹏. 状元谶及其风俗制造[J].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81-193. shu
Citation:  ZUO Peng. Prophecy of Number One Scholar and the Making of Bore-Watching Custom[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0): 181-193. shu

状元谶及其风俗制造

    作者简介: 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 中图分类号: K25

Prophecy of Number One Scholar and the Making of Bore-Watching Custom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南宋至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流传着“潮过夷亭出状元”的谶语,在昆山还形成了农历八月观潮的风俗。潮过夷亭的自然地理背景,在宋代是因为海平面上升,使得潮流界西移,在元以后则是由于娄江成了太湖入海干道。南宋时昆山士人领袖因相信谶语的真实性,也出于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而促成了问潮馆的建造和八月观潮风俗的制造。谶语应验后,地方官员、地方望族和士人群体共同维持这一风俗,至南宋末年才消歇。明清时地方士人为了改善风水,又建造了玉柱塔,并因此再造了八月十八日舁神观潮的风俗。昆山的观潮风俗,既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的演变,也出自地方官员与士人的共同作用,它通过建筑与风俗的制造与再造,以实体化的景观,形塑了地方性,强化了地方认同,地方传统在此过程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方文脉也由此绵延演进。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507
  • HTML全文浏览量:  10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状元谶及其风俗制造

    作者简介: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 南宋至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流传着“潮过夷亭出状元”的谶语,在昆山还形成了农历八月观潮的风俗。潮过夷亭的自然地理背景,在宋代是因为海平面上升,使得潮流界西移,在元以后则是由于娄江成了太湖入海干道。南宋时昆山士人领袖因相信谶语的真实性,也出于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而促成了问潮馆的建造和八月观潮风俗的制造。谶语应验后,地方官员、地方望族和士人群体共同维持这一风俗,至南宋末年才消歇。明清时地方士人为了改善风水,又建造了玉柱塔,并因此再造了八月十八日舁神观潮的风俗。昆山的观潮风俗,既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的演变,也出自地方官员与士人的共同作用,它通过建筑与风俗的制造与再造,以实体化的景观,形塑了地方性,强化了地方认同,地方传统在此过程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方文脉也由此绵延演进。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