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张永清

引用本文: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J].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shu
Citation:  Yongqing ZHANG. The Expansion and Breakthrough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of Reflection in the 1990s[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3): 172-182, 224. shu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作者简介: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
  • 中图分类号: I0

The Expansion and Breakthrough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of Reflection in the 1990s

  • Available Online: 2022-03-20

    CLC number: I0

  • 摘要: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668
  • HTML全文浏览量:  7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3-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作者简介: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摘要: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