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红色经典是如何生成的—— 对冯雪峰关于丁玲评论的一种阐释

文学武

引用本文: 文学武. 红色经典是如何生成的—— 对冯雪峰关于丁玲评论的一种阐释[J].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23-130.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7): 123-130. shu

红色经典是如何生成的—— 对冯雪峰关于丁玲评论的一种阐释

  • 摘要: 丁玲不仅是中国现代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而且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代表性符号,和红色经典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丁玲及其作品红色经典化的过程中,冯雪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冯雪峰一方面极力否定丁玲早期作品的思想倾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同时他也以盛行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来规范乃至训诫丁玲的创作,把丁玲的创作完全纳入左翼文学的场域,直至把丁玲的一些作品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尺。应该指出的是,冯雪峰在诠释丁玲时却对涉及文艺自身的许多规律性问题缺乏探讨,造成其文学批评概念的混乱和文学体系逻辑的断裂,这也是他的丁玲评论包括很多左翼批评在后世看来缺乏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3854
  • HTML全文浏览量:  17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红色经典是如何生成的—— 对冯雪峰关于丁玲评论的一种阐释

摘要: 丁玲不仅是中国现代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而且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代表性符号,和红色经典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丁玲及其作品红色经典化的过程中,冯雪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冯雪峰一方面极力否定丁玲早期作品的思想倾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同时他也以盛行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来规范乃至训诫丁玲的创作,把丁玲的创作完全纳入左翼文学的场域,直至把丁玲的一些作品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尺。应该指出的是,冯雪峰在诠释丁玲时却对涉及文艺自身的许多规律性问题缺乏探讨,造成其文学批评概念的混乱和文学体系逻辑的断裂,这也是他的丁玲评论包括很多左翼批评在后世看来缺乏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