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

钟宁桦,施翌,解咪

引用本文: 钟宁桦,施翌,解咪.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J]. 学术月刊, 2023, 55(10): 36-48. shu
Citation:  ZHONG Ninghua. Credit Allocation and Subsequent Impact of Chinese Banks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0): 36-48. shu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

    作者简介: 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92);施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解咪,上海财经大学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基地、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19ZDA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效率下降与国有企业改革”(71973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稳就业’压力下的信贷配置:成效与代价”(72303143)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83

Credit Allocation and Subsequent Impact of Chinese Banks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 CLC number: F83

  • 摘要: 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套微观数据,可尝试探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研究发现:在“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期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国有银行更积极地配合刺激计划,更多将信贷配置到中西部地区,其中主要是中西部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信贷支持。然而,在计划实施期间向中西部地区发放更多贷款的银行,在计划退出后的资产质量更差,并且这一影响在中长期持续存在。研究结果说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对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落实,是中国在危机后能够迅速稳定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原因,但也需注意与金融风险相关的中长期影响。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8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7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

    作者简介: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92);施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解咪,上海财经大学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基地、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19ZDA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效率下降与国有企业改革”(71973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稳就业’压力下的信贷配置:成效与代价”(7230314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套微观数据,可尝试探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研究发现:在“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期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国有银行更积极地配合刺激计划,更多将信贷配置到中西部地区,其中主要是中西部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信贷支持。然而,在计划实施期间向中西部地区发放更多贷款的银行,在计划退出后的资产质量更差,并且这一影响在中长期持续存在。研究结果说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对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落实,是中国在危机后能够迅速稳定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原因,但也需注意与金融风险相关的中长期影响。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