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

徐英瑾

引用本文: 徐英瑾.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J].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23. shu
Citation:  Yingjin XU. A Dialogue between Sosa’s Virtue Epistemology and a Confucian Theory of the Rectification of Names[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2): 13-23. shu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兼论汉语哲学与分析哲学结合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B0

A Dialogue between Sosa’s Virtue Epistemology and a Confucian Theory of the Rectification of Names

  • Available Online: 2019-12-01

    CLC number: B0

  • 摘要: 美国哲学家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的德性论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建立一种兼具二者资源的联合哲学立场,并非是缘木求鱼。而儒家在这种联合立场的锻造中所能够作出的贡献,便是解释为何德性知识论对于“盖提尔反例”的处理方案,能够在不引入“反思性知识”的前提下,仅仅依赖认知主体的直觉加以执行。说得更具体一点,儒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将诉诸一种对于孔子“正名”论的现代重构,而这种重构亦将高度依赖东汉许慎的“六书”理论。此将说明:在汉语哲学的场域中,亚命题层面上的意义单位的彼此融合,究竟是如何为信念本身的证成提供支撑的。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1681
  • HTML全文浏览量:  273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

    作者简介: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美国哲学家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的德性论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建立一种兼具二者资源的联合哲学立场,并非是缘木求鱼。而儒家在这种联合立场的锻造中所能够作出的贡献,便是解释为何德性知识论对于“盖提尔反例”的处理方案,能够在不引入“反思性知识”的前提下,仅仅依赖认知主体的直觉加以执行。说得更具体一点,儒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将诉诸一种对于孔子“正名”论的现代重构,而这种重构亦将高度依赖东汉许慎的“六书”理论。此将说明:在汉语哲学的场域中,亚命题层面上的意义单位的彼此融合,究竟是如何为信念本身的证成提供支撑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