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洪治纲

引用本文: 洪治纲.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J]. 学术月刊, 2025, 57(9): 148-156. shu
Citation:  HONG Zhigang. On the “Other” and Its Function in Nonfiction Writing[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148-156. shu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作者简介: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浙江杭州 311121)。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研究"(22AZW019)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206

On the “Other” and Its Function in Nonfiction Writing

  •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在新世纪以来的非虚构写作中,作者拥有明确的主体地位,作品中的当事人则始终属于客体,承担了"他者"的角色。但这些他者,并不是纯粹受控制、挤压和支配的客体,而是以自身的陌生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极大地彰显了非虚构叙事的"求真"效果,并隐含了作者对他们的特殊情感及尊重。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和碰撞,非虚构作品中的他者,不仅校正了作者主体的自我认知,使作者认识到世界的复杂与多元,还有效拓展了作者的文化视野,使叙事呈现出跨界性、专业化的思考。从本质上说,这些充满异质性和独立性的他者,使非虚构写作在对抗数字时代的同质化和拟像化过程中,自觉展示了自身对于历史或现实的深度关切。
    1. [1]

      叶会成 . 比例原则的基本观念及其普遍化. 学术月刊, 2025, 57(9): 112-12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6
  • HTML全文浏览量:  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作者简介: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浙江杭州 311121)。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研究"(22AZW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在新世纪以来的非虚构写作中,作者拥有明确的主体地位,作品中的当事人则始终属于客体,承担了"他者"的角色。但这些他者,并不是纯粹受控制、挤压和支配的客体,而是以自身的陌生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极大地彰显了非虚构叙事的"求真"效果,并隐含了作者对他们的特殊情感及尊重。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和碰撞,非虚构作品中的他者,不仅校正了作者主体的自我认知,使作者认识到世界的复杂与多元,还有效拓展了作者的文化视野,使叙事呈现出跨界性、专业化的思考。从本质上说,这些充满异质性和独立性的他者,使非虚构写作在对抗数字时代的同质化和拟像化过程中,自觉展示了自身对于历史或现实的深度关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