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玻璃缸里的鱼”与“飘落的杨絮”

刘晓丽

引用本文: 刘晓丽. “玻璃缸里的鱼”与“飘落的杨絮”[J]. 学术月刊, 2019, 51(3): 123-130. shu
Citation:  Xiaoli LIU. “Fish Swimming in Glass Jar” and “Poplar Catkins Falling Down”[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3): 123-130. shu

“玻璃缸里的鱼”与“飘落的杨絮”—殖民地的弱危美学

    作者简介: 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
  • 中图分类号: I206

“Fish Swimming in Glass Jar” and “Poplar Catkins Falling Down”

  • Available Online: 2019-03-0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理论操作性概念−弱危美学(vulnerable-precarious aesthetics),因为其脆弱、易受攻击、易受伤害,培育出一种应对攻击和伤害的不断调试的本领;这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存在具有消解、瓦解既有秩序的力量。透过弱危美学概念进入殖民地文学研究,可以发现殖民地不仅仅是被殖民被攻击被伤害的创伤之址,不仅仅是虚弱和无能为力,而具有一种脆弱的力量,一种千疮百孔的力量,一种新形式诞生的可能。伪满洲国时期的女作家杨絮以杂糅、两可的作品性格将私人生活与文学写作交织在一起,模糊了现实与虚构、记忆与真实,私人形象与公共形象,是弱危美学的实践性人物。杨絮及其作品动摇了一系列话语界限,展示出伪满洲国一系列话语的摇摆不定、颠倒混乱,以易受伤害的敏感而柔弱的个体应对沉重的时代之殇,同时也成为当时殖民强权统治秩序的扰乱者和解构者。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995
  • HTML全文浏览量:  218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3-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玻璃缸里的鱼”与“飘落的杨絮”

    作者简介: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理论操作性概念−弱危美学(vulnerable-precarious aesthetics),因为其脆弱、易受攻击、易受伤害,培育出一种应对攻击和伤害的不断调试的本领;这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存在具有消解、瓦解既有秩序的力量。透过弱危美学概念进入殖民地文学研究,可以发现殖民地不仅仅是被殖民被攻击被伤害的创伤之址,不仅仅是虚弱和无能为力,而具有一种脆弱的力量,一种千疮百孔的力量,一种新形式诞生的可能。伪满洲国时期的女作家杨絮以杂糅、两可的作品性格将私人生活与文学写作交织在一起,模糊了现实与虚构、记忆与真实,私人形象与公共形象,是弱危美学的实践性人物。杨絮及其作品动摇了一系列话语界限,展示出伪满洲国一系列话语的摇摆不定、颠倒混乱,以易受伤害的敏感而柔弱的个体应对沉重的时代之殇,同时也成为当时殖民强权统治秩序的扰乱者和解构者。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