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邓智团 郭红星

引用本文: 邓智团 郭红星.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J]. 学术月刊, 2024, 56(12): 63-72. shu
Citation:  DENG Zhituan. Humanistic Econom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2): 63-72. shu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郭红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街区的兴起动力、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18BJL088)的阶段性成果。郭红星为本文通讯作者。

  • 中图分类号: F06

Humanistic Econom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 CLC number: F06

  • 摘要: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文经济在城市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聚焦人民、文化、经济三大基本要素,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文经济化”和“经济人文化”为特征,分别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等四个方面,引领推动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为特征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强调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文回归”,回答城市经济发展是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深厚底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文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人文经济从“人”的视角,推动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创造人类城市文明新形态。
    1. [1]

      何玉长潘超 . 经济发展高质量重在实体经济高质量. 学术月刊, 2019, 51(9): 57-69.

    2. [2]

      田国强陈旭东 .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6): 34-46.

    3. [3]

      田国强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调与改革应对. 学术月刊, 2019, 51(5): 32-38.

    4. [4]

      任保平 .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学术月刊, 2018, 50(03): 66-74.

    5. [5]

      杨虎涛 . 高质量经济活动:机制、特定性与政策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4): 35-44.

    6. [6]

      葛扬 侯祥鹏 魏维嘉 . 经济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24, 56(4): 209-216.

    7. [7]

      赵燕菁邱爽宋涛 . 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学术月刊, 2019, 51(6): 32-44.

    8. [8]

      任保平 .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学术月刊, 2023, 55(1): 48-55.

    9. [9]

      汪伟刘玉飞史青 .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22, 54(1): 68-82.

    10. [10]

      刘志彪 . 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 学术月刊, 2018, 50(7): 39-45.

    11. [11]

      吕铁李载驰 . 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4): 56-65, 80.

    12. [12]

      郑江淮张睿陈英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学术月刊, 2021, 53(7): 45-54, 66.

    13. [13]

      王振复 . 巫性:中华文化的原古人文根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02-113.

    14. [14]

      于文 李汉松 王建宝 初金一 王海骁 . 人文与社会科学:范式突破与再理论化(笔谈). 学术月刊, 2024, 56(6): 112-131.

    15. [15]

      何大安 . 市场型计划经济: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图景. 学术月刊, 2023, 55(6): 38-52.

    16. [16]

      任保平 . “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2): 75-84.

    17. [17]

      董直庆王辉 . 城镇化、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异质性.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4-66.

    18. [18]

      周亚虹 冯树辉 邱静 朱震宇 . 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理论逻辑与机制设计. 学术月刊, 2024, 56(6): 48-62.

    19. [19]

      何大安 . 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与文化. 学术月刊, 2024, 56(11): 53-65.

    20. [20]

      任保平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8): 27-36.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3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人文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郭红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街区的兴起动力、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18BJL088)的阶段性成果。郭红星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要: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文经济在城市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聚焦人民、文化、经济三大基本要素,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文经济化”和“经济人文化”为特征,分别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等四个方面,引领推动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为特征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强调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文回归”,回答城市经济发展是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深厚底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文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人文经济从“人”的视角,推动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创造人类城市文明新形态。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