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代迅

引用本文: 代迅.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J]. 学术月刊, 2022, 54(6): 156-166. shu
Citation:  Xun DAI. Go Wild: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nd Its Aesthetic Express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6): 156-166. shu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作者简介: 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
  • 中图分类号: B83

Go Wild: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nd Its Aesthetic Express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2-06-20

    CLC number: B83

  • 摘要: 环境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风景美学。风景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是不依赖于人的自然物。但是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却是人为建构的产物。生活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较早发现了自然风景的美,并以比德说的方式建立了和自然的审美关系,山水画在古代中国起到了某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以商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古代西方,对自然风景则较为忽略,西方古典艺术亦以人体艺术为主。作为工业革命的回应,人们开始关注并重新评估自然的审美价值,把城市和乡村相对立,赞美自然风景,西方风景画迅速发展并进入黄金时期。浪漫主义艺术家不仅描绘妩媚的自然风光,而且展示自然不可驯服、无法控制的野性力量,喜爱原始蛮荒甚至令人惊惧的自然风景。这引起了现当代西方艺术和美学主题的重大改变,开辟了通往荒野美学的道路。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1008
  • HTML全文浏览量:  9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6-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作者简介: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环境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风景美学。风景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是不依赖于人的自然物。但是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却是人为建构的产物。生活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较早发现了自然风景的美,并以比德说的方式建立了和自然的审美关系,山水画在古代中国起到了某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以商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古代西方,对自然风景则较为忽略,西方古典艺术亦以人体艺术为主。作为工业革命的回应,人们开始关注并重新评估自然的审美价值,把城市和乡村相对立,赞美自然风景,西方风景画迅速发展并进入黄金时期。浪漫主义艺术家不仅描绘妩媚的自然风光,而且展示自然不可驯服、无法控制的野性力量,喜爱原始蛮荒甚至令人惊惧的自然风景。这引起了现当代西方艺术和美学主题的重大改变,开辟了通往荒野美学的道路。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