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叶德磊

引用本文: 叶德磊.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J]. 学术月刊, 2018, 50(02): 85-93.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2): 85-93. shu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 摘要: 作为一门热门学科,经济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业期刊、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上经常有对经济学的各种质疑和批评。这些质疑和批评的影响有时不可小视,往往会干扰人们对经济学的科学理解和对经济问题的正确思考方式。通过对一些具体的质疑和批评的学术案例和事件的分析,表明质疑者实际上没有科学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理论功能等。譬如,MR=MC 作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虽然在现实经济社会几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但它仍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强求经济学的精准预测功能是不对的;经济学的假定性表述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等等。那些质疑和批评只是对经济学的误解。当然,经济学应该接受正确、科学的质疑和批评。
    1. [1]

      秦鹏飞 . 儒家思想中祭礼的社会学分析. 学术月刊, 2025, 57(9): 135-147.

    2. [2]

      刘凯 . 北魏西郊的沙汰——以正祀与杂祀的转化为视角. 学术月刊, 2025, 57(9): 178-193.

    3. [3]

      阙天舒闫姗姗 . 编织的智能:可感知治理中的技术图景与主体叙事. 学术月刊, 2025, 57(9): 90-100.

    4. [4]

      罗长远吴梦如 . 数字金融对银行动态调整的影响——来自分支机构设立与退出的证据. 学术月刊, 2025, 57(9): 48-62.

    5. [5]

      李圣传 . 欧陆哲学与当代美国文论的“批评理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25, 57(9): 169-177.

    6. [6]

      赵力 . 全球与地方的纠葛: 19世纪50年代宁波广艇与老闸船冲突演变. 学术月刊, 2025, 57(9): 194-210.

    7. [7]

      郭恋东解依洋 . 类型小说的三大特征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奇幻、犯罪和科幻小说为例. 学术月刊, 2025, 57(9): 157-168.

    8. [8]

      郑震 . “势”的概念建构及其理论意义. 学术月刊, 2025, 57(9): 124-134.

    9. [9]

      尚虎平刘红梅 .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学术月刊, 2025, 57(9): 76-89.

    10. [10]

      韩林合詹心怡 . 至一的求索——韩林合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25, 57(9): 211-216.

    11. [11]

      洪治纲 .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学术月刊, 2025, 57(9): 148-156.

    12. [12]

      叶会成 . 比例原则的基本观念及其普遍化. 学术月刊, 2025, 57(9): 112-123.

    13. [13]

      聂辉华李睿之 . 寓合作于竞争: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能否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5, 57(9): 35-47.

    14. [14]

      周爱民 . 从“构成性策略”到“新本体论奠基方案”——社会批判规范标准的再奠基. 学术月刊, 2025, 57(9): 25-34.

    15. [15]

      龚群 . 西方政治合法性与现代困境. 学术月刊, 2025, 57(9): 15-24.

    16. [16]

      李晓华张作祥 . 需求侧产业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学术月刊, 2025, 57(9): 63-75,8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3823
  • HTML全文浏览量:  34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摘要: 作为一门热门学科,经济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业期刊、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上经常有对经济学的各种质疑和批评。这些质疑和批评的影响有时不可小视,往往会干扰人们对经济学的科学理解和对经济问题的正确思考方式。通过对一些具体的质疑和批评的学术案例和事件的分析,表明质疑者实际上没有科学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理论功能等。譬如,MR=MC 作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虽然在现实经济社会几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但它仍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强求经济学的精准预测功能是不对的;经济学的假定性表述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等等。那些质疑和批评只是对经济学的误解。当然,经济学应该接受正确、科学的质疑和批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6)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