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尚虎平 刘红梅

引用本文: 尚虎平, 刘红梅.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J]. 学术月刊, 2025, 57(9): 76-89. shu
Citation:  SHANG Huping,  LIU Hongmei. The Western Ideal of “Technological Neutrality” and the “Guardian” Paradox in National Governance——An Exploration of ChatGP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76-89. shu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作者简介: 尚虎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 (天津 300072);刘红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天津 300350)。
  •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重大风险事件中的网络社会心态及引导研究"(22JZD028)的阶段性成果,获 "江淮文化名家 (领军人才)"(2024)项目资助。

  • 中图分类号: D0

The Western Ideal of “Technological Neutrality” and the “Guardian” Paradox in National Governance——An Exploration of ChatGP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 CLC number: D0

  • 摘要: 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一经发布,立即在全球引来一片赞叹声。在为技术的突破性欣喜之余,我们必须警惕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技术的风险性。虽然西方在将技术推向国际市场谋求利益最大化时,反复强调"技术的价值中立",但这种说教未可轻信。研究表明,技术的价值不仅不中立,还具有对西方国家治理硬件与软件的辩护性、对国家最大利益的维护性,且对非西方友好国家的国家治理硬件与软件具有排他性、否定性、攻讦性;只有在面向个体微观使用主体时,技术才具有非排他性。
    1. [1]

      阙天舒闫姗姗 . 编织的智能:可感知治理中的技术图景与主体叙事. 学术月刊, 2025, 57(9): 90-100.

    2. [2]

      洪治纲 .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学术月刊, 2025, 57(9): 148-156.

    3. [3]

      李圣传 . 欧陆哲学与当代美国文论的“批评理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25, 57(9): 169-177.

    4. [4]

      叶会成 . 比例原则的基本观念及其普遍化. 学术月刊, 2025, 57(9): 112-123.

    5. [5]

      周爱民 . 从“构成性策略”到“新本体论奠基方案”——社会批判规范标准的再奠基. 学术月刊, 2025, 57(9): 25-3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作者简介:尚虎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 (天津 300072);刘红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重大风险事件中的网络社会心态及引导研究"(22JZD028)的阶段性成果,获 "江淮文化名家 (领军人才)"(2024)项目资助。

摘要: 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一经发布,立即在全球引来一片赞叹声。在为技术的突破性欣喜之余,我们必须警惕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技术的风险性。虽然西方在将技术推向国际市场谋求利益最大化时,反复强调"技术的价值中立",但这种说教未可轻信。研究表明,技术的价值不仅不中立,还具有对西方国家治理硬件与软件的辩护性、对国家最大利益的维护性,且对非西方友好国家的国家治理硬件与软件具有排他性、否定性、攻讦性;只有在面向个体微观使用主体时,技术才具有非排他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