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魏磊杰

引用本文: 魏磊杰.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J]. 学术月刊, 2022, 54(6): 109-124. shu
Citation:  Leijie WEI.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and Pluralistic Practice of China’s 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New Era[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6): 109-124. shu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作者简介: 魏磊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
  • 中图分类号: D99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and Pluralistic Practice of China’s 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New Era

  • Available Online: 2022-06-20

    CLC number: D99

  • 摘要: 较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单向度呈现的传统国际法观,新的历史时代,中国的国际法观呈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支撑的二元复合样态。此种构造导源于中国对当下建基于规则之上的国际秩序所抱持的“包容式改进”的“中道”策略。在国际秩序的“包容”层面,中国坚定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国际秩序的“改进”层面,中国更多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后冷战”时代中国国际法多元实践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国际法实践与国际法观念之间并非整体“呼应”,甚至彼此间仍旧存在不小的内在张力。在侧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呈现出观念凸显度强弱不均,是因为建基于主权观念之上的传统型国际秩序对当下中国是一种能有效减轻其上行压力的对冲机制;在侧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当下国际秩序不利于后来者融入的客观构造、倡导的理念本身有待精致化及中国国际法综合能力仍相对孱弱等三重因素共同制约了新理念的有效转化。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859
  • HTML全文浏览量:  12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6-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作者简介:魏磊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较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单向度呈现的传统国际法观,新的历史时代,中国的国际法观呈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支撑的二元复合样态。此种构造导源于中国对当下建基于规则之上的国际秩序所抱持的“包容式改进”的“中道”策略。在国际秩序的“包容”层面,中国坚定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国际秩序的“改进”层面,中国更多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后冷战”时代中国国际法多元实践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国际法实践与国际法观念之间并非整体“呼应”,甚至彼此间仍旧存在不小的内在张力。在侧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呈现出观念凸显度强弱不均,是因为建基于主权观念之上的传统型国际秩序对当下中国是一种能有效减轻其上行压力的对冲机制;在侧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当下国际秩序不利于后来者融入的客观构造、倡导的理念本身有待精致化及中国国际法综合能力仍相对孱弱等三重因素共同制约了新理念的有效转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