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徐魏之争”:南北文学理念的碰撞与传衍

李定广 严维哲

引用本文: 李定广, 严维哲. “徐魏之争”:南北文学理念的碰撞与传衍[J].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33-139.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9): 133-139. shu

“徐魏之争”:南北文学理念的碰撞与传衍

  • 摘要: 徐陵与魏收,作为南朝与北朝文学的代表,两人之间的冲突值得关注。徐陵将魏收的文集沉江,称“为魏公藏拙”;魏收则讽刺徐陵为“亡国之才”。这不能简单地用文人相轻予以解释,实则冲突背后潜藏着两人所代表的南朝与北朝文学观念和文学高下之争。魏收与徐陵文学观念的主要差异表现为:理与情、雅与艳的对立,功利与审美的对立,模拟与新变的对立,在对宫体诗的态度上对立尤其尖锐。“徐魏之争”是南北朝文学观念冲突的标本性个案,一定程度影响了魏收族弟魏征在《隋书·文学传论》中对于宫体诗的评价,对唐代文学的观念和创作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考察我国中古文学从永嘉南渡以来的南北分流到唐代走向合流期间的对立、消长和融合提供了一个窗口。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7
  • 文章访问数:  348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徐魏之争”:南北文学理念的碰撞与传衍

摘要: 徐陵与魏收,作为南朝与北朝文学的代表,两人之间的冲突值得关注。徐陵将魏收的文集沉江,称“为魏公藏拙”;魏收则讽刺徐陵为“亡国之才”。这不能简单地用文人相轻予以解释,实则冲突背后潜藏着两人所代表的南朝与北朝文学观念和文学高下之争。魏收与徐陵文学观念的主要差异表现为:理与情、雅与艳的对立,功利与审美的对立,模拟与新变的对立,在对宫体诗的态度上对立尤其尖锐。“徐魏之争”是南北朝文学观念冲突的标本性个案,一定程度影响了魏收族弟魏征在《隋书·文学传论》中对于宫体诗的评价,对唐代文学的观念和创作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考察我国中古文学从永嘉南渡以来的南北分流到唐代走向合流期间的对立、消长和融合提供了一个窗口。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