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彭国翔

引用本文: 彭国翔.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J]. 学术月刊, 2021, 53(5): 39-53. shu
Citation:  Guoxiang PENG. On Confucian Quite-sitting as a Self-cultiv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5): 39-53. shu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作者简介: 彭国翔,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 中图分类号: B2

On Confucian Quite-sitting as a Self-cultiv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1-05-20

    CLC number: B2

  • 摘要: 静坐自宋代以来已成为儒家功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在儒家功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作为一种以君子和圣贤人格为追求的功夫实践而非一般的养生方法,静坐在儒家传统中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较之佛、道以及世界上其他宗教与精神性传统的静坐实践,儒家式的静坐又有何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此,学界迄今似未见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焦点,对儒家静坐功夫论尝试予以总结性的考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出静坐在整个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并未被作为根本性的功夫实践,主流儒者大都对静坐作为儒家功夫实践的限制有明确的自觉。其次,分析静坐在儒家传统中不被视为根本功夫实践的原因。第三,在此基础上,以佛、道以及亚伯拉罕传统静坐实践和理论为对照,指出儒家静坐功夫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点。
    1. [1]

      王中江 .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学术月刊, 2021, 53(3): 5-16.

    2. [2]

      彭国翔 . “尽心”与“养气”: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学术月刊, 2018, 50(04): 5-20.

    3. [3]

      彭国翔 . “治气”与“养心”:荀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学术月刊, 2019, 51(9): 18-31.

    4. [4]

      王庆节 . 道德感动与儒家的德性示范伦理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8): 32-39.

    5. [5]

      龚群 .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 学术月刊, 2021, 53(8): 23-30.

    6. [6]

      徐英瑾 .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23.

    7. [7]

      孙尚扬 .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57-164.

    8. [8]

      景海峰 . 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 —— 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12.

    9. [9]

      景海峰 . 诠释学的历史性与儒家经典起源. 学术月刊, 2021, 53(4): 21-31.

    10. [10]

      徐波 . 以“水喻”之解读看儒家性善论的多种面向. 学术月刊, 2017, 49(10): 46-54.

    11. [11]

      吴震 . 从儒家经权观的演变看孔子“未可与权”说的意义. 学术月刊, 2016, 48(02): 23-33.

    12. [12]

      金滢坤常荩心 . 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与童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21, 53(2): 181-194.

    13. [13]

      黄勇 . 良好生活的两个面向:对儒家义利观的美德论解释. 学术月刊, 2022, 54(8): 5-15.

    14. [14]

      蒋德海 . 论作为道德基础的社会正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2): 81-92.

    15. [15]

      东方朔徐凯 . 荀子的道德动机论—— 由Bryan Van Norden 与David B. Wong 的论争说起. 学术月刊, 2018, 50(01): 46-53.

    16. [16]

      武飞 . 论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论证. 学术月刊, 2021, 53(11): 99-110.

    17. [17]

      陈伯海 . 儒家“情性”观简释. 学术月刊, 2021, 53(9): 151-158.

    18. [18]

      李勤通 . 法律儒家化及其解释力.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7-169.

    19. [19]

      叶岸滔 . 道德增强:伦理困境与自然主义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3): 40-47.

    20. [20]

      梅剑华 .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学术月刊, 2023, 55(10): 25-3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
  • 文章访问数:  976
  • HTML全文浏览量:  13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5-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作者简介:彭国翔,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 静坐自宋代以来已成为儒家功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在儒家功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作为一种以君子和圣贤人格为追求的功夫实践而非一般的养生方法,静坐在儒家传统中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较之佛、道以及世界上其他宗教与精神性传统的静坐实践,儒家式的静坐又有何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此,学界迄今似未见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焦点,对儒家静坐功夫论尝试予以总结性的考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出静坐在整个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并未被作为根本性的功夫实践,主流儒者大都对静坐作为儒家功夫实践的限制有明确的自觉。其次,分析静坐在儒家传统中不被视为根本功夫实践的原因。第三,在此基础上,以佛、道以及亚伯拉罕传统静坐实践和理论为对照,指出儒家静坐功夫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点。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