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的语言实践

李蓉

引用本文: 李蓉.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的语言实践[J].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30-140. shu
Citation:  Rong LI. Roland Barthes and the Language Practic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10): 130-140. shu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的语言实践

    作者简介: 李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 中图分类号: I206

Roland Barthes and the Language Practic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

  • Available Online: 2020-10-2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在学界对“第三代诗”与西方思潮关系的描述中,罗兰·巴特是一个符号性的指称。虽然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对“第三代诗”构成了启示,但总的来看,“第三代诗”对罗兰·巴特的借鉴又是有限的。而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可以看到,“第三代诗”与罗兰·巴特在语言的命名和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和分野。“第三代诗”对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的借鉴重在反叛,而非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方式。随着“第三代诗”的发展,“文本的快感”作为一种语言方式在“第三代诗”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不过,与罗兰·巴特的这一概念对身体享乐主义的强调不同,“第三代”诗人在享受语言创造的快乐的同时,也充满了困惑和焦灼。在走出结构主义的封闭语言后,当代诗人呼唤的是具有主体性的“身体”。
    1. [1]

      张静 .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对罗兰·巴特“写作”主题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22, 54(9): 171-182.

    2. [2]

      刘增光 . “原日身体”与身的形上化. 学术月刊, 2019, 51(5): 24-31.

    3. [3]

      张爱军孙玉寻 . 算法权力及其国家能力形塑的主体透视. 学术月刊, 2021, 53(12): 96-105.

    4. [4]

      菅志翔马戎 . 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和国家语言政策. 学术月刊, 2022, 54(9): 123-147.

    5. [5]

      高玉 . 文学语言与当下汉语建设. 学术月刊, 2022, 54(5): 141-150.

    6. [6]

      范志泉邓晓华王传超 . 语言与基因: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75-184.

    7. [7]

      颜翔林 . 审美体验及其性质与对象. 学术月刊, 2018, 50(7): 150-158.

    8. [8]

      张兵 . 中国哲学的“回返”疑难. 学术月刊, 2019, 51(2): 17-33.

    9. [9]

      夏国军 . 美国哲学整体论思潮的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分形. 学术月刊, 2021, 53(10): 45-59.

    10. [10]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11. [11]

      刘婉明 .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33-142.

    12. [12]

      褚潇白 . 以身体书写复仇——论鲁迅《复仇(其二)》对“耶稣受难”的重写. 学术月刊, 2023, 55(9): 152-160.

    13. [13]

      菅志翔,马戎 .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23, 55(8): 123-144.

    14. [14]

      张凤阳 . 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 学术月刊, 2018, 50(12): 52-63.

    15. [15]

      菅志翔马戎 . 人类语言与社会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21-138.

    16. [16]

      肖瑛,郭琦,符佳佳,王东晖 . 家与社会治理:价值、方法、对象和主体. 学术月刊, 2023, 55(7): 115-127.

    17. [17]

      郭勇健 . 主体间性与中国当代美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9-149.

    18. [18]

      童世骏 . 不对称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0, 52(1): 17-20.

    19. [19]

      张曙光 . 制度的语言(哲学)分析——读韦森教授著《语言与制序》.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6-65.

    20. [20]

      陈引驰陈思和黄维樑郜元宝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笔 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31-13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7
  • 文章访问数:  970
  • HTML全文浏览量:  16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10-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的语言实践

    作者简介:李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 在学界对“第三代诗”与西方思潮关系的描述中,罗兰·巴特是一个符号性的指称。虽然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对“第三代诗”构成了启示,但总的来看,“第三代诗”对罗兰·巴特的借鉴又是有限的。而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可以看到,“第三代诗”与罗兰·巴特在语言的命名和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和分野。“第三代诗”对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的借鉴重在反叛,而非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方式。随着“第三代诗”的发展,“文本的快感”作为一种语言方式在“第三代诗”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不过,与罗兰·巴特的这一概念对身体享乐主义的强调不同,“第三代”诗人在享受语言创造的快乐的同时,也充满了困惑和焦灼。在走出结构主义的封闭语言后,当代诗人呼唤的是具有主体性的“身体”。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