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他者”到“国民”

张先清 刘长仪

引用本文: 张先清, 刘长仪. 从“他者”到“国民”[J].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42-152. shu
Citation:  Xianqing ZHANG, Changyi LIU. From “Others” to “Citizens”[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2): 142-152. shu

从“他者”到“国民”—近代中国关于疍民的公共话语与族界建构

    作者简介: 张先清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刘长仪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 中图分类号: K25

From “Others” to “Citizens”

  • Available Online: 2018-12-01

    CLC number: K25

  • 摘要: 疍民作为南方古老的水上族群,长久以来在帝国的历史书写中以“边缘群体”的形象出现,甚至被排除在“我们的”历史之外。1840年以后,随着香港、广州和福州相继开埠,这群“奇异”的“水上人”开始受到西人的关注与报道。近代报刊文本中被放大的异文化话语与原有歧视疍民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使得疍民的“他者”形象越发明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共和”与“平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围绕疍民族属和权利问题的讨论屡见报刊,“水上人”在近代公共文本中逐渐被视为是应当共享权利的“国民”。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展的民俗调查,使得疍民及其文化得到知识界的更大范围关注,从而为疍民的族界讨论创造了丰富的文本资源与知识脉络。
    1. [1]

      范可 .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学术月刊, 2017, 49(07): 99-110.

    2. [2]

      周光俊 . 民族国家共同体演进中的族群权利:边界及其治理. 学术月刊, 2020, 52(9): 84-94.

    3. [3]

      李天纲 . 龙华民对中国宗教本质的论述及其影响.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65-184.

    4. [4]

      刘正强 .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5. [5]

      张江 . 不确定关系的确定性——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二.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0-130.

    6. [6]

      李井奎,平福冉,朱林可 . 《劳动合同法》、企业边界与新劳动力二元市场. 学术月刊, 2023, 55(8): 61-79.

    7. [7]

      汪仲启 . 互动与聚合: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与边界. 学术月刊, 2019, 51(3): 82-94.

    8. [8]

      古力扎提石春霞 . 第十届边疆中国论坛暨“地域、族群与中华民族”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9): 212-216.

    9. [9]

      梁永佳 . 族群本体:作为 “原住民” 和 “我们人” 的马来西亚知翁人.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64-175, 199.

    10. [10]

      刘琪 . 现代性语境下族群认同的消弭与建构 —— 对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11. [11]

      葛四友 . 公共辩护的摇摆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4-23.

    12. [12]

      张江哈贝马斯 . 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8, 50(5): 5-13.

    13. [13]

      章永乐 . “门罗主义”话语的跨洋旅行. 学术月刊, 2020, 52(7): 105-125.

    14. [14]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15. [15]

      侯猛 .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学术月刊, 2020, 52(2): 119-128.

    16. [16]

      聂敏里 . 士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23-32.

    17. [17]

      朱人求 . 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术月刊, 2016, 48(09): 38-48.

    18. [18]

      高亚滨 .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19. [19]

      冯建勇 . 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12.

    20. [20]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1437
  • HTML全文浏览量:  150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22
  • 刊出日期:  2018-1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他者”到“国民”

    作者简介:张先清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作者简介:刘长仪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疍民作为南方古老的水上族群,长久以来在帝国的历史书写中以“边缘群体”的形象出现,甚至被排除在“我们的”历史之外。1840年以后,随着香港、广州和福州相继开埠,这群“奇异”的“水上人”开始受到西人的关注与报道。近代报刊文本中被放大的异文化话语与原有歧视疍民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使得疍民的“他者”形象越发明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共和”与“平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围绕疍民族属和权利问题的讨论屡见报刊,“水上人”在近代公共文本中逐渐被视为是应当共享权利的“国民”。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展的民俗调查,使得疍民及其文化得到知识界的更大范围关注,从而为疍民的族界讨论创造了丰富的文本资源与知识脉络。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