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与带有批判维度的主体际交往方式

张庆熊

引用本文: 张庆熊. 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与带有批判维度的主体际交往方式[J]. 学术月刊, 2019, 51(11): 24-30. shu
Citation:  Qingxiong ZHA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ublic Interpretation and Its Intersubj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with Critical Dimension[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1): 24-30. shu

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与带有批判维度的主体际交往方式

    作者简介: 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B5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ublic Interpretation and Its Intersubj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with Critical Dimension

  • Available Online: 2019-11-01

    CLC number: B5

  • 摘要: 公共诠释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话语交往方式,具有社会功能。诠释学起源于对文化经典的诠释,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丰富的实践。对文化经典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诠释能够起到凝聚社会共识和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公共诠释与生活形式、伦常规范乃至政治权力相关联。这里存在共同体与个体、客观与主观、传承与革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阐明,与压迫阶级的统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作用。这意味着公共诠释能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里的辩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诠释的积极意义。
    1. [1]

      牛文君 . 精神科学的逻辑演进.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9-30.

    2. [2]

      李友梅 . 新公共性与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 学术月刊, 2024, 56(2): 5-20.

    3. [3]

      陈晓隽吴光辉 . “Philosophy”翻译的学际诠释与境位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03): 21-29.

    4. [4]

      吴根友 . 《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及其诠释的创造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6-31.

    5. [5]

      景海峰 . 诠释学的历史性与儒家经典起源. 学术月刊, 2021, 53(4): 21-31.

    6. [6]

      马天航,熊觉 . 理解“国家自主性”:基于概念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18, 50(8): 80-92.

    7. [7]

      王建民 .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09-116.

    8. [8]

      杨乃乔 .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上) ——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10-124.

    9. [9]

      杨乃乔 .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下)——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09-122.

    10. [10]

      路平新 . 论平等权的解释难题:结构性成因与诠释学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07-120.

    11. [11]

      周业安 .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学术月刊, 2018, 50(8): 33-41.

    12. [12]

      陈茁 .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学术月刊, 2018, 50(8): 42-52.

    13. [13]

      杨乃乔 .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学术月刊, 2023, 55(3): 162-176.

    14. [14]

      成中英 . 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兼论中西诠释思想的异同与交融. 学术月刊, 2023, 55(10): 5-14.

    15. [15]

      程乐松 . 从书写理解差异. 学术月刊, 2019, 51(12): 24-32.

    16. [16]

      洪汉鼎 . 诠释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16.

    17. [17]

      葛四友 . 公共辩护的摇摆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4-23.

    18. [18]

      梅剑华 .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学术月刊, 2023, 55(10): 25-35.

    19. [19]

      杨国荣 . 人类认识:广义的理解与具体的形态. 学术月刊, 2020, 52(3): 15-25.

    20. [20]

      吴建军 .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 学术月刊, 2023, 55(12): 41-5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1579
  • HTML全文浏览量:  21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与带有批判维度的主体际交往方式

    作者简介: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公共诠释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话语交往方式,具有社会功能。诠释学起源于对文化经典的诠释,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丰富的实践。对文化经典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诠释能够起到凝聚社会共识和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公共诠释与生活形式、伦常规范乃至政治权力相关联。这里存在共同体与个体、客观与主观、传承与革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阐明,与压迫阶级的统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作用。这意味着公共诠释能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里的辩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诠释的积极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