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马戎

引用本文: 马戎.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J]. 学术月刊, 2019, 51(2): 167-175. shu
Citation:  Rong MA. “Barbarian” Domination in the Core Area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in China[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2): 167-175. shu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作者简介: 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 中图分类号: K23

“Barbarian” Domination in the Core Area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in China

  • Available Online: 2019-02-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华文明由于在各领域的发展居于前列,所以不仅能够把交流中接触到的异文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而且使“边缘地区”群体产生文化“向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学习中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蛮夷”“入主中原”并导致改朝换代和皇族族属和姓氏的改变,但是大量史料显示,这些“入主中原”的“蛮夷”从始至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统治中原的漫长岁月里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中。
    1. [1]

      马戎 .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51-161.

    2. [2]

      毕旭玲 . 节气神话叙事的时间谱系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55-163.

    3. [3]

      杨蕤,马宏滨 . 中原文化认同视域下辽代卤簿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179-189.

    4. [4]

      朱圣明 . 秦汉边民与“亡人”“蛮夷”的演生. 学术月刊, 2022, 54(4): 183-196.

    5. [5]

      王振复 . 巫性:中华文化的原古人文根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02-113.

    6. [6]

      杨瑞王艳 . “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1): 208-210.

    7. [7]

      齐卫平,樊士博 . 新使命与新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话语创造. 学术月刊, 2024, 56(2): 21-32.

    8. [8]

      葛晶刘瑞明 . 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与地区差距. 学术月刊, 2022, 54(2): 63-78.

    9. [9]

      袁晓燕石磊 . 代际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学术月刊, 2021, 53(4): 66-80.

    10. [10]

      杨春时 .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11.

    11. [11]

      王宁 .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17-127.

    12. [12]

      杨春时 . 论中华美学的诗学化特性. 学术月刊, 2019, 51(2): 144-151.

    13. [13]

      成素梅 . 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学术月刊, 2018, 50(5): 36-44.

    14. [14]

      代 迅 . 美学何去?门罗的跨文明比较美学之路.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08-117.

    15. [15]

      李智君 . 画地分守:明代江防信地区划与职守研究. 学术月刊, 2024, 56(1): 176-191.

    16. [16]

      励轩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及其内涵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2): 205-215.

    17. [17]

      李鸿宾 . 中华正朔与内亚边疆——兼论唐朝北部长城地带的意涵.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3-18.

    18. [18]

      常安 . 缔造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学术月刊, 2019, 51(9): 95-108.

    19. [19]

      金雅 . 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14-122.

    20. [20]

      杨春时 . 中华美学对美的本质的发现与证明. 学术月刊, 2018, 50(8): 134-13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2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作者简介: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摘要: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华文明由于在各领域的发展居于前列,所以不仅能够把交流中接触到的异文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而且使“边缘地区”群体产生文化“向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学习中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蛮夷”“入主中原”并导致改朝换代和皇族族属和姓氏的改变,但是大量史料显示,这些“入主中原”的“蛮夷”从始至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统治中原的漫长岁月里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中。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