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

景海峰

引用本文: 景海峰.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J]. 学术月刊, 2022, 54(5): 5-15. shu
Citation:  Haifeng JING. From “Teach by Word of Mouth” to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5): 5-15. shu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儒家经典形式转换的诠释学意义

    作者简介: 景海峰,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深圳 518060);
  • 中图分类号: B2

From “Teach by Word of Mouth” to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 Available Online: 2022-05-20

    CLC number: B2

  • 摘要: 儒家经典以“六经”为根本,这些典籍的产生与成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期的经典基本上是以口头的方式集结与流行的,到了西汉,始有整体性的书写转换,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在儒家经典传衍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文字书写的出现将口语表达做了抽离化的处理,产生了提升与变形,在理解的复杂性上便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表意。因为去情景化的缘故,文字书写为后续的理解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歧义性,也打开了无限的释义空间。书写对于口语而言,不只是具体的内容得以记录,而且扩展了记忆的历史,使得片段的、不连贯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叙事的统一体,一种有限的具体性便融入了普遍的世界关系之中。从口传到记录成文,再演变成为有系统体式的各类文章,这就为书写和阅读的诠释学间架奠定了基础。在此形式转换中,汇聚成篇的经典文本成为观念交互性展开的集散地,也是人们从历史经验来观照自我、汲取思想养分的重要源泉。
    1. [1]

      金滢坤常荩心 . 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与童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21, 53(2): 181-194.

    2. [2]

      郭勇健 . 诠释学的视域融合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学术月刊, 2018, 50(5): 128-137.

    3. [3]

      翟学伟 . 跨文化、翻译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学术月刊, 2022, 54(5): 128-140.

    4. [4]

      洪汉鼎 . 诠释学与人类精神的永恒.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16.

    5. [5]

      景海峰 . 诠释学的历史性与儒家经典起源. 学术月刊, 2021, 53(4): 21-31.

    6. [6]

      杨乃乔 .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上) ——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10-124.

    7. [7]

      杨乃乔 .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下)——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09-122.

    8. [8]

      成中英 . 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兼论中西诠释思想的异同与交融. 学术月刊, 2023, 55(10): 5-14.

    9. [9]

      景海峰 . 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 —— 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12.

    10. [10]

      陈晓隽吴光辉 . “Philosophy”翻译的学际诠释与境位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03): 21-29.

    11. [11]

      金滢坤 . 唐五代儒家经典的启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40-148.

    12. [12]

      路平新 . 论平等权的解释难题:结构性成因与诠释学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07-120.

    13. [13]

      牛文君 . 当代方法论诠释学对“Auslegung”概念的廓清与重塑.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23, 33.

    14. [14]

      吴根友 . 《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及其诠释的创造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6-31.

    15. [15]

      高源 . 理想人格的互鉴: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 学术月刊, 2021, 53(9): 38-48.

    16. [16]

      杨国荣 . 历史与本体. 学术月刊, 2022, 54(3): 38-47.

    17. [17]

      王铭铭 . 联想、比较与思考:费孝通“天人合一论”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19, 51(8): 143-167, 178.

    18. [18]

      张凌雁 . 胡适:“有实无名”的中国现代诠释学探索者. 学术月刊, 2024, 56(3): 165-173.

    19. [19]

      杨乔喻 . 雅克·马丁在阿尔都塞文本中的寄居性存在—— 反同一性文本学的一项案例考察. 学术月刊, 2016, 48(11): 43-48.

    20. [20]

      常安 .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内”与“外”. 学术月刊, 2020, 52(12): 79-96.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81
  • HTML全文浏览量:  6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5-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

    作者简介:景海峰,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深圳 518060)

摘要: 儒家经典以“六经”为根本,这些典籍的产生与成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期的经典基本上是以口头的方式集结与流行的,到了西汉,始有整体性的书写转换,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在儒家经典传衍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文字书写的出现将口语表达做了抽离化的处理,产生了提升与变形,在理解的复杂性上便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表意。因为去情景化的缘故,文字书写为后续的理解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歧义性,也打开了无限的释义空间。书写对于口语而言,不只是具体的内容得以记录,而且扩展了记忆的历史,使得片段的、不连贯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叙事的统一体,一种有限的具体性便融入了普遍的世界关系之中。从口传到记录成文,再演变成为有系统体式的各类文章,这就为书写和阅读的诠释学间架奠定了基础。在此形式转换中,汇聚成篇的经典文本成为观念交互性展开的集散地,也是人们从历史经验来观照自我、汲取思想养分的重要源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