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郑作彧

引用本文: 郑作彧.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J]. 学术月刊, 2021, 53(5): 120-133. shu
Citation:  Zuoyu ZHENG.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ology in Germany: The “Role-Debate” and Its Effect on De-Americaniz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5): 120-133. shu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作者简介: 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 中图分类号: C91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ology in Germany: The “Role-Debate” and Its Effect on De-Americaniz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1-05-20

    CLC number: C91

  • 摘要: 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德国社会学的发展相对晚进且历程坎坷。德国社会学在20世纪初萌芽之时,就因纳粹的“夺权”而停滞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学科重建阶段又因美国的挟持而陷入了美国化危机。在此危难之时,达伦多夫1958年出版的著作《社会人》,意外引发德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角色”概念的学术争辩,史称“角色之争”。这场大规模的学术论战,让德国社会学出现了“通过超美国化以去美国化”与“通过国际化以抵消美国化”的学科发展方向,对德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去美国化与国际化产生了不小的推动效应。当今中国在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之时,德国社会学极富戏剧性的“复兴”之路,值得参考借鉴。
    1. [1]

      闻翔 . 艺术市场研究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学术月刊, 2023, 55(6): 116-124.

    2. [2]

      卢文超 .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3. [3]

      郭台辉 . 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分化来源. 学术月刊, 2019, 51(12): 81-94.

    4. [4]

      李友梅耿敬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5. [5]

      吴越菲文军 . 回到“好社会”:重建“需要为本”的规范社会学传统. 学术月刊, 2022, 54(2): 113-130.

    6. [6]

      陈云松 . 社会计算在文化社会学中的运用. 学术月刊, 2022, 54(1): 138-145.

    7. [7]

      李钧鹏,许松影 . 必要的张力:社会学思想史的内外之分. 学术月刊, 2023, 55(9): 113-130.

    8. [8]

      肖瑛 .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5-16.

    9. [9]

      王星 . 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 学术月刊, 2021, 53(7): 132-143.

    10. [10]

      向静林 . 金融治理的社会学探究:一个多层制度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3, 55(5): 131-149.

    11. [11]

      姚泽麟 .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伦理:概念源流与中国现实. 学术月刊, 2024, 56(1): 127-140.

    12. [12]

      闻翔 . “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学机制. 学术月刊, 2021, 53(4): 142-151.

    13. [13]

      闻翔 . 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社会学叙事:表现、机制与后果. 学术月刊, 2022, 54(8): 118-128.

    14. [14]

      谢宇 . 社会学本土化与定量研究的再思考. 学术月刊, 2024, 56(3): 120-128.

    15. [15]

      戴昕 . 重新发现社会规范:中国网络法的经济社会学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2): 109-123.

    16. [16]

      周业安 . 人的社会性与偏好的微观结构.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9-73.

    17. [17]

      文军,林茂 . 知识分子: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基于“德雷福斯事件”的话语权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7): 70-79.

    18. [18]

      吴文芳刘洁 .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学术月刊, 2021, 53(8): 106-122.

    19. [19]

      范晓光 . 中国社会学人的“本土化”意识与知识生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15-126.

    20. [20]

      谢立中 . 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 学术月刊, 2021, 53(1): 142-14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1
  • 文章访问数:  1022
  • HTML全文浏览量:  14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5-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作者简介: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 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德国社会学的发展相对晚进且历程坎坷。德国社会学在20世纪初萌芽之时,就因纳粹的“夺权”而停滞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学科重建阶段又因美国的挟持而陷入了美国化危机。在此危难之时,达伦多夫1958年出版的著作《社会人》,意外引发德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角色”概念的学术争辩,史称“角色之争”。这场大规模的学术论战,让德国社会学出现了“通过超美国化以去美国化”与“通过国际化以抵消美国化”的学科发展方向,对德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去美国化与国际化产生了不小的推动效应。当今中国在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之时,德国社会学极富戏剧性的“复兴”之路,值得参考借鉴。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