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

吴晓明

引用本文: 吴晓明.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J]. 学术月刊, 2019, 51(2): 5-16. shu
Citation:  Xiaoming WU. On Hegel’s Critique to Formalist Academ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2): 5-16. shu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

    作者简介: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B0

On Hegel’s Critique to Formalist Academy

  • Available Online: 2019-02-01

    CLC number: B0

  • 摘要: 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之所以有必要被课题化,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学术整体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形式主义的窠臼之中。形式主义学术立足于在近代已成为“绝对势力”的抽象知性或空疏理智,因而黑格尔始终致力于对知性形而上学开展出持续不断的批判;这一批判既针对着形式主义学术立足其上的抽象普遍性和外部反思(知性反思),又特别地针对着此种学术建制的主观主义实质。就此而言,超越抽象的普遍性或知性的有限性就成为基本的哲学任务。对于黑格尔来说,这一任务的要义可以被简要地概述为思辨的辩证法:它在以“绝对知识”超越主观思想和外部反思的同时,要求通达“真理”或“物自身”,从而构建起思想之真正的客观性,为超越形式主义学术奠定哲学基础。虽说思辨辩证法在本体论上不再能继续持立,但哲学上的真正进展−例如马克思的辩证法或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却决不意味着可以为形式主义学术大开方便之门,相反倒是意味着继承并重新开启黑格尔对形式主义批判的伟大遗产。唯当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决定性地解放出来,我们的学术才开始成为能思的和批判的学术,并因此而在学术的整体上获得强大的积极动力。
    1. [1]

      黄小洲 . 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中的黑格尔遗产. 学术月刊, 2021, 53(12): 31-44.

    2. [2]

      周嘉昕 .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批判黑格尔的. 学术月刊, 2022, 54(8): 16-24.

    3. [3]

      朱立元 . 阐释学视域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审视. 学术月刊, 2022, 54(2): 140-157.

    4. [4]

      徐贤樑 . 从“意识的发现之旅”到“精神的奥德赛”. 学术月刊, 2022, 54(6): 167-178.

    5. [5]

      王建伟 . 1930年代胡适“落伍”问题再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4): 196-208.

    6. [6]

      杨乃乔 .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学术月刊, 2023, 55(3): 162-176.

    7. [7]

      孙向晨 . 黑格尔论国家与宗教. 学术月刊, 2019, 51(4): 17-30.

    8. [8]

      符杰祥 . “忘却”的辩证法—— 鲁迅的启蒙之“梦”与中国新文学的兴起.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11-121.

    9. [9]

      韩立新 .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学术月刊, 2019, 51(4): 5-16.

    10. [10]

      马琳 .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关于非性概念的交涉. 学术月刊, 2017, 49(10): 35-45.

    11. [11]

      南星 . 康德式自由:人类学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学术月刊, 2023, 55(8): 27-40.

    12. [12]

      尹兆坤 . 现象学形而上学的第三种可能——舍勒现象学的实在问题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8-37.

    13. [13]

      孙向晨 .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5-27.

    14. [14]

      张巍卓 . 共同体的伦理意蕴:滕尼斯对黑格尔与马克思“社会−国家观”的综合. 学术月刊, 2021, 53(5): 134-145.

    15. [15]

      颜青山 .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16. [16]

      易棉阳 . 生产队集体劳动中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06-115.

    17. [17]

      王馨曼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18. [18]

      陈建华 .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19. [19]

      陈伟 . 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 学术月刊, 2016, 48(04): 84-90.

    20. [20]

      黄瑞成张鑫玛赫更里 .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海德格尔. 学术月刊, 2022, 54(6): 85-9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4
  • 文章访问数:  2156
  • HTML全文浏览量:  27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

    作者简介: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之所以有必要被课题化,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学术整体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形式主义的窠臼之中。形式主义学术立足于在近代已成为“绝对势力”的抽象知性或空疏理智,因而黑格尔始终致力于对知性形而上学开展出持续不断的批判;这一批判既针对着形式主义学术立足其上的抽象普遍性和外部反思(知性反思),又特别地针对着此种学术建制的主观主义实质。就此而言,超越抽象的普遍性或知性的有限性就成为基本的哲学任务。对于黑格尔来说,这一任务的要义可以被简要地概述为思辨的辩证法:它在以“绝对知识”超越主观思想和外部反思的同时,要求通达“真理”或“物自身”,从而构建起思想之真正的客观性,为超越形式主义学术奠定哲学基础。虽说思辨辩证法在本体论上不再能继续持立,但哲学上的真正进展−例如马克思的辩证法或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却决不意味着可以为形式主义学术大开方便之门,相反倒是意味着继承并重新开启黑格尔对形式主义批判的伟大遗产。唯当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决定性地解放出来,我们的学术才开始成为能思的和批判的学术,并因此而在学术的整体上获得强大的积极动力。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