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庆节.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 学术月刊, 2019, 51(8): 5-12.
-
[2]
黄小洲. 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中的黑格尔遗产. 学术月刊, 2021, 53(12): 31-44.
-
[3]
黄瑞成, 张鑫, 玛赫更里.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海德格尔. 学术月刊, 2022, 54(6): 85-97.
-
[4]
卓承芳, 胡大平. 存在与速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22-30.
-
[5]
何卫平. 解释学循环与美诺悖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5-23, 39.
-
[6]
高新民, 郭佳佳. 自我意识的心理地理学探原. 学术月刊, 2021, 53(3): 17-26.
-
[7]
王晓升. 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内在批判. 学术月刊, 2017, 49(07): 25-34.
-
[8]
李圣传. 美的本质问题在欧洲的起源、发展与启示.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9-180.
-
[9]
杨栋. 论海德格尔的转向问题. 学术月刊, 2017, 49(09): 51-57.
-
[10]
倪梁康. 胡塞尔与帕托契卡的生活世界. 学术月刊, 2020, 52(2): 5-19.
-
[11]
马琳.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关于非性概念的交涉. 学术月刊, 2017, 49(10): 35-45.
-
[12]
赖大仁. 当代文艺学研究:在本质论与存在论之间. 学术月刊, 2018, 50(6): 104-112.
-
[13]
黄勇. 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49-66.
-
[14]
郁振华. 超克沉思传统:基础存在论方案之考察. 学术月刊, 2018, 50(11): 5-17, 44.
-
[15]
郁振华. 再论道德的能力之知—— 评黄勇教授的良知诠释.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4-30.
-
[16]
侯旭东, 周奇. 知常以观变.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79-184.
-
[17]
路平新. 论平等权的解释难题:结构性成因与诠释学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07-120.
-
[18]
牛文君. 当代方法论诠释学对“Auslegung”概念的廓清与重塑.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23, 33.
-
[19]
杨乃乔.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上) ——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10-124.
-
[20]
杨乃乔. 口传注经与诠释历史的真值性(下)—— 兼论公羊学的诠释学传统和体例及其他.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