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06-211.
-
[2]
何萍.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4.
-
[3]
韩庆祥. 世界多样与普惠哲学—— 构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9): 5-14.
-
[4]
周寻. 多元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普实克与夏志清.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57-167.
-
[5]
赖大仁.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23-130.
-
[6]
李圣传. 黄药眠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04-112.
- [7]
-
[8]
季勇, 刘怀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 2009—2018 年 ). 学术月刊, 2023, 55(1): 208-216.
-
[9]
关锋. “布伦纳辩论”及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效应. 学术月刊, 2022, 54(5): 16-27.
-
[10]
张笑夷, 刘怀玉. 作为一种城市研究范式的“都市马克思主义”. 学术月刊, 2020, 52(3): 34-42, 33.
-
[11]
陈学明, 马拥军, 罗骞, 姜国敏. 论新时期中国学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3): 5-18.
-
[12]
何萍. 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 学术月刊, 2016, 48(05): 34-45.
-
[13]
刘阳.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 学术月刊, 2024, 56(10): 170-178.
-
[14]
张一兵. 《资本论》: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列斐伏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形式、功能与结构》研究. 学术月刊, 2024, 56(4): 66-79.
-
[15]
沈国明.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历史回溯和进路. 学术月刊, 2022, 54(9): 96-110.
-
[16]
徐英瑾.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9): 25-38.
-
[17]
南帆.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
[18]
李维武.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26-41.
-
[19]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
[20]
马华灵. 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伯林与施特劳斯的思想纷争.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