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世鹏. 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与自我悖论新解. 学术月刊, 2020, 52(2): 20-29, 19.
-
[2]
高新民, 卢锐. “同一性危机”与叙事自我论. 学术月刊, 2019, 51(4): 31-42.
-
[3]
高新民, 郭佳佳. 自我意识的心理地理学探原. 学术月刊, 2021, 53(3): 17-26.
-
[4]
徐竹. 论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1): 30-38.
-
[5]
倪逸偲. 自我意识的结构困难. 学术月刊, 2022, 54(7): 27-34.
-
[6]
陈群志. 詹姆士的时间哲学及其现象学效应. 学术月刊, 2016, 48(04): 29-39.
-
[7]
于树军. 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 ——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25-133.
-
[8]
王寅丽. 现代共和思想的时间意识:以波考克和阿伦特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1): 36-41.
-
[9]
张蕴艳. 《故事新编》手稿的时间意识及对记忆研究的启示.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42-150.
-
[10]
张一兵.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
[11]
黄少卿, 潘思怡, 施浩. 反腐败、政商关系转型与企业绩效. 学术月刊, 2018, 50(12): 25-40.
-
[12]
王炳权. 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12): 71-80.
-
[13]
王光东, 郭名华.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乡土小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0-126.
-
[14]
李瑞昌. 基于“政策关系”的政策知识体系论纲. 学术月刊, 2021, 53(3): 73-84.
-
[15]
吴婷.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
[16]
李晟. 美国宪制中的军政关系:传统与变迁. 学术月刊, 2018, 50(12): 86-96.
-
[17]
赵鼎新. 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66-178.
-
[18]
段德敏. 冲突还是协调:协商民主与政治代表机制间关系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15-124.
-
[19]
丁元竹. 社会关系模式建构:社区、主权国家与全球化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7): 66-75.
-
[20]
戴海斌. 近卫笃麿与19、20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4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