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力之. 系统观念是新时代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学术月刊, 2021, 53(10): 5-16.
-
[2]
吴震. 王阳明的良知学系统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 11-22.
- [3]
-
[4]
钱力成. 记忆研究:超越民族国家和世界主义框架.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32-139.
-
[5]
刘拥华. 超越劳动叙事. 学术月刊, 2016, 48(09): 99-109.
-
[6]
李智君. 天竺与中土:何为天地之中央 —— 唐代僧人运用佛教空间结构系统整合中土空间的方法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21-131.
-
[7]
肖清和. 索隐天学:马若瑟的索隐神学体系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56-178.
-
[8]
陈赟. “以祖配天”与郑玄禘论的机理. 学术月刊, 2016, 48(06): 24-36.
-
[9]
王云. 悲天与悯人:鲁迅评判艺术正义的两种立场. 学术月刊, 2023, 55(9): 131-141.
- [10]
-
[11]
孔元. 普遍性叙事的“东方”悖论:反思与超越. 学术月刊, 2022, 54(1): 127-137.
-
[12]
谢华育,杨万东. 城市分隔治理的困境及其超越. 学术月刊, 2023, 55(11): 84-94.
-
[13]
许纪霖. 晚清一代激进知识人的历史世界与精神情怀. 学术月刊, 2021, 53(5): 202-216.
-
[14]
徐陶. 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 “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66-176.
-
[15]
刘洋. 超越性灵魂经验:施特劳斯所理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11): 49-56.
-
[16]
孙乐强. 超越“机器论片断”:《资本论》哲学意义的再审视. 学术月刊, 2017, 49(05): 5-18.
-
[17]
柯马丁. 超越本土主义:早期中国研究的方法与伦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12-121.
-
[18]
陶南颖. 中国涉外法治研究主体性建构的悖论及其超越. 学术月刊, 2023, 55(11): 95-109.
-
[19]
郁建兴,周幸钰. 超越技术赋能:数字化改革中的治理模式重塑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3, 55(11): 73-83.
-
[20]
叶成城, 唐世平.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5): 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