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ure 1.
-
Figure 2.
-
变量 数据来源 观测数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人口数(log) a 1566 13.762 1.092 9.741 16.177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 b 1566 2.372 2.129 0 6.240 1776年城市化率(%) a 1566 6.587 4.920 0 32.634 进士数(log) c 1566 3.620 1.550 0 6.952 书院数(log) d 1566 2.712 1.121 0 5.394 面积(log) e 1566 9.263 0.807 6.707 12.056 通商口岸 f 1566 0.115 0.319 0 1 铁路 f 1566 0.207 0.405 0 1 基督教受餐信徒数(log) g 1566 1.496 0.995 0 4.289 省城 e 1566 0.084 0.278 0 1 地理重要性 最要 f 1566 0.149 0.357 0 1 要 f 1566 0.414 0.493 0 1 中 f 1566 0.303 0.460 0 1 简 f 1566 0.134 0.341 0 1 靠海 d 1566 0.130 0.337 0 1 长江 d 1566 0.119 0.324 0 1 大运河 d 1566 0.077 0.266 0 1 经度 e 1566 111.683 5.682 95.789 121.543 纬度 e 1566 30.756 4.966 20.008 40.610 数据来源:(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2)学部总务司编:《宣统元年分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3)沈登苗:《清代全国县级进士的分布》,《社会科学论坛》2020年第1期;(4)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CHGIS V6;(6)赵尔巽:《清史稿·地理志》,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7)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
人口数(log) (1) (2) (3) (4)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218* 0.0298** 0.0240* 0.0304** (0.0121) (0.0124) (0.0123) (0.0126)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否 是 否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否 否 是 是 观测数 1566 1566 1566 1566 调整R2 0.953 0.959 0.953 0.959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
人口数(log) (1) (2) (3) (4)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20年 0.00849 0.00470 0.0103 0.00572 (0.00589) (0.00535) (0.00719) (0.00584)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51年 0.0132** 0.00328 0.0137* 0.00411 (0.00670) (0.00595) (0.00789) (0.00641)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80年 0.0296** 0.0272* 0.0328** 0.0283* (0.0140) (0.0146) (0.0148) (0.0148)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910年 0.0322** 0.0376** 0.0354** 0.0387** (0.0152) (0.0148) (0.0155) (0.0151)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953年 0.0255* 0.0325** 0.0279* 0.0340** (0.0146) (0.0143) (0.0152) (0.0146)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否 是 否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否 否 是 是 观测数 1566 1566 1566 1566 调整R2 0.953 0.959 0.952 0.959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
人口数(log) (1) (2) (3) (4)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304** 0.0294** 0.0332*** 0.0323*** (0.0126) (0.0124) (0.0127) (0.0124) 专门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00471 −0.00467 (0.0249) (0.0237) 教会小学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278* 0.0337** (0.0152) (0.0159) 传统科举学额数(log)×1860年以后 −0.156** −0.171*** (0.0660) (0.0651)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是 是 是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是 是 是 是 观测数 1566 1566 1566 1566 调整R2 0.959 0.959 0.960 0.960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
人口数(log) 全样本 剔除河南省 1776—1851年样本 (1) (2) (3) (4) 有师范生×1860年以后 0.106** (0.0518)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304** (0.0127)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20年以后 0.00492 (0.00604)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51年以后 0.00125 (0.00375)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是 是 是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是 是 是 是 观测数 1566 1488 783 783 调整R2 0.959 0.958 0.989 0.988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
人口数(log) (1) (2)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630*** 0.0381*** (0.0226) (0.0129)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1776年城市化率(%) −0.00479* (0.00288)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靠海 −0.0637** (0.0309)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否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否 否 观测数 1566 1566 调整R2 0.960 0.960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
人口数(log) (1) (2) (3) (4) (5) (6) 小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166*** 0.158*** (0.0281) (0.0291) 中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277* 0.0248 (0.0159) (0.0158) 实业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128 0.00936 (0.0110) (0.0109) 师范学堂学生数(log)×1860年以后 0.0116 0.0290** 0.0294** (0.0120) (0.0125) (0.0125) 府级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省×年份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年份虚拟变量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观测数 1566 1566 1566 1566 1566 1566 调整R2 0.962 0.959 0.959 0.962 0.959 0.959 注:括号中为集群于府的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别为1776年的城市化率、清代进士数量、历史书院数量、面积、是否位于省城、政治地位(最要、要、中,以简为参照)、是否被大运河流经、是否沿江、是否靠海以及经纬度;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分别为通商口岸和基督教受餐信徒数。限于篇幅,常数项、各府虚拟变量、各年份虚拟变量、各省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不随时间变化特征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府级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系数未予呈现。
Figure 2 个
Table 7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