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康之. 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中的科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18, 50(5): 78-87.
-
[2]
葛劲峰, 袁志刚, 樊潇彦. 理解全球化:基于“经济−社会−政治”体系共生演化视角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21, 53(8): 31-44.
-
[3]
袁志刚, 郑志伟, 葛劲峰.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学术月刊, 2020, 52(8): 67-82.
-
[4]
林卡,胡克,周弘. “全球发展”理念形成的社会基础条件及其演化. 学术月刊, 2018, 50(9): 101-109.
-
[5]
张军, 李涛. 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自近代中国的证据. 学术月刊, 2022, 54(5): 46-59.
-
[6]
闻翔. 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社会学叙事:表现、机制与后果. 学术月刊, 2022, 54(8): 118-128.
-
[7]
周怡. 厚与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20-133.
-
[8]
丁元竹. 社会关系模式建构:社区、主权国家与全球化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7): 66-75.
-
[9]
牛子牛. 跨国垄断资本与主权国家的当代矛盾. 学术月刊, 2021, 53(7): 36-44.
-
[10]
郑江淮, 张睿, 陈英武.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学术月刊, 2021, 53(7): 45-54, 66.
-
[11]
张幼文, 吴信坤.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要素流动与全球化经济的资源配置. 学术月刊, 2017, 49(12): 78-89.
-
[12]
万广华, 朱美华. “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学术月刊, 2020, 52(7): 33-47.
-
[13]
杨虎涛. 新发展格局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政策重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2): 60-73.
-
[14]
何玉长, 潘超. 经济发展高质量重在实体经济高质量. 学术月刊, 2019, 51(9): 57-69.
-
[15]
任保平.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8): 27-36.
-
[16]
高帆.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 学术月刊, 2018, 50(6): 57-66.
-
[17]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学术月刊, 2018, 50(03): 66-74.
-
[18]
余欣. 知识、信仰与政治文化:中古时代东西方关于极光的书写.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76-190.
-
[19]
高建平. 美学在世纪之交的复兴. 学术月刊, 2020, 52(6): 111-121, 134.
-
[20]
瞿骏. 新文化运动中的“失语者” —— 论凌独见与五四时代.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