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稳稳. 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3-177.

  • [2]

    刘莲莲. 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与范式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83-98.

  • [3]

    吴越菲, 文军. 新流动范式:当代移民研究的理论转型及其论争. 学术月刊, 2016, 48(07): 79-88.

  • [4]

    侯利文 李欢 何雪松. 县域:中国社会工作理论范式构建的新空间. 学术月刊, 2024, 56(8): 113-125.

  • [5]

    周晓虹. 国民性与社会性格:集体表征或群体谬误. 学术月刊, 2024, 56(7): 104-118.

  • [6]

    何翔舟. 公共治理边际模型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验证. 学术月刊, 2020, 52(12): 68-78.

  • [7]

    顾昕, 赵琦. 公共部门创新中政府的元治理职能. 学术月刊, 2023, 55(1): 69-80.

  • [8]

    程雪阳. 从家国到人民共和国:“天下−中国”转型的历史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5): 107-118.

  • [9]

    刘方喜. 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引发文化哲学范式终极转型. 学术月刊, 2020, 52(8): 5-15.

  • [10]

    包刚升. 范式的转型:政治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使命.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19.

  • [11]

    殷德生, 吴虹仪, 王奕鋆. 中国市场化改革路径与转型经济理论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74-82.

  • [12]

    李友梅, 耿敬.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 [13]

    吴真如. 无标度网络与产品空间理论的应用研究新范式. 学术月刊, 2019, 51(5): 47-57.

  • [14]

    周驰博. 主体主义,还是新的实在性范式——论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概念. 学术月刊, 2025, 57(2): 27-34.

  • [15]

    权衡.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7): 43-52.

  • [16]

    乔天宇, 向静林.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2): 131-139.

  • [17]

    李傲寒, 陈引驰. 都城社会与南朝吴姓士人的转型. 学术月刊, 2021, 53(5): 154-164.

  • [18]

    罗婧. 社会代偿的失灵:医疗转型中的道义悖论.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25-136.

  • [19]

    肖红军 阳镇. 共益式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范式的新探索. 学术月刊, 2024, 56(5): 58-69.

  • [20]

    岳经纶, 方珂. 从“社会身份本位”到“人类需要本位”:中国社会政策的范式演进. 学术月刊, 2019, 51(2): 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