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席会东. 宋元明地图中的西域观.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49-161.
-
[2]
黄纯艳. 中国古代官方海洋知识的生成与书写——以唐宋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75-184.
-
[3]
韦兵. 宋元士大夫与星命、星命术士.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50-161.
-
[4]
褚潇白.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结构. 学术月刊, 2021, 53(3): 146-159.
-
[5]
林秋云. 晚清“淫伶”案中的华洋交涉与集团竞争. 学术月刊, 2019, 51(4): 159-173.
-
[6]
田锡全. 民国时期洋米进口税的征收及反响. 学术月刊, 2019, 51(4): 174-184.
-
[7]
周东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学术月刊, 2021, 53(7): 202-216.
-
[8]
侯庆斌. 晚清中外会审制度中华洋法官的法律素养与审判风格—— 以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65-176.
-
[9]
陈国灿, 王涛. 依海兴族:东南沿海传统海商家谱与海洋文化. 学术月刊, 2016, 48(01): 31-37.
-
[10]
聂敏里. 士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23-32.
-
[11]
陈嘉明. 想象、可能性与知识. 学术月刊, 2024, 56(5): 5-12.
-
[12]
曹南屏.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45-160.
-
[13]
陈恒. 研究手段、知识更新与价值诉求.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1-12.
-
[14]
高亚滨.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
[15]
冯建勇. 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12.
-
[16]
徐竹. 论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1): 30-38.
-
[17]
蔡纪风. 同光之际的西礼知识、体验与译介. 学术月刊, 2022, 54(4): 197-209.
-
[18]
李瑞昌. 基于“政策关系”的政策知识体系论纲. 学术月刊, 2021, 53(3): 73-84.
-
[19]
陆烨. 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 学术月刊, 2022, 54(8): 187-208.
-
[20]
廖奕. 老年权利话语的法律知识生成. 学术月刊, 2024, 56(8):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