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高建平
“积淀说”在当代中国美学和哲学中影响巨大,但这一理论有着严重缺陷。首先,这种理论所持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思路,造成美学的过度理性化;其次,内容积淀为形式忽视了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不依赖内容的起源;再次,对“实践”也不能理解为依照理性来实施行动,而应该理解为“感性活动”。最后,“新感性”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它既不能变成“理性的感性呈现”,也不能看成是原始本能的激情迸发。“新感性”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感性生命力的焕发,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
关键词: “积淀说”, 李泽厚, 实践, 新感性
美学在世纪之交的复兴
高建平
世纪之交,美学迎来了新一轮的复兴。美学从萧条走向复兴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外国美学的引入,重要美学著作的翻译,美学领域国际交流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学主体性的建立;第二,美学学派意识的形成,对建立新的美学派别的尝试及其得失;第三,各种类型和各个方面的美学研究的全面展开。本文对此分别做了评述,以检讨其得失,温故而知新。
关键词: 美学的复兴, 国际美学协会, “第五派”, 中国美学走出去, 关键词研究
哪一个哈姆雷特: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高建平
中国文学界都熟悉一句话,在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复杂性。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个“你选哪一个哈姆雷特”的问题。有关文学意义的作者中心主义,在欧洲是19 世纪形成的。20 世纪对作者中心主义的批判,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职业化有关。从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文学批评的理论几经变化,然而,所有这些理论都具有一种使批评家与作者和普通读者区分开来的理论追求。批评家与作者和普通读者,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理论,还是要回到常识的立场上来。从作者的意图,到文本的意义,再到读者的意味,具有相关性和连续性。文学本质上仍是一种意义和情感的传达活动,中国古人的“以意逆志”的阅读,试图与作者的意图相沟通,或者说,在心中有作者在场的情况下,对作品所可能具有的意义的选择,仍应是文学阅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