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跨文明研究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蔡宗齐教授访谈
蔡宗齐, 何敏
蔡宗齐,1955 年生于广州市,1977 年考入中山大学英文系,后考入该系首届研究生班,师从戴镏龄教授专修英美文学,1981 年获硕士学位并任教于广东外国语大学英文系。1984 年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攻读比较文学,1987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师从高友工教授专修中国古典文学,1991 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于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教授、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学术成就主要见于四个方面:一是六朝文学研究,1996 年出版专著,2015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版《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2001 年主编英文世界第一部文心雕龙研究的专书 Chinese Literary Mind: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Wenxindiaolong (Stanford), 2004 年主编Chinese Aesthetics: The Ordering of Literature, the Arts, and the Universe in the Six Dynasties (Hawaii)。二是比较文学研究,2002 年出版英 文著作,2012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版《比较诗学结构》。三是文学选集的编撰,编、著四部有关中国诗歌艺术的书籍: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 (Columbia, 2008);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Workbook (Columbia, 2011); Chinese Poetic Culture from Antiquity through the Tang (Columbia, forthcoming in 2017) ;2016 年上海古籍出版 社出版《声音与意义:中国古典诗文新探》。四是中英文期刊的创办。2014 年与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合作创办英文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JCLC,杜克大学出版社刊行),同年复办《岭南学报》并担任主编。
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
蔡宗齐
有关七言诗艺术特征的讨论通常是从与五言诗比较的角度展开的。五言加上两字,究竟引起了何种不同的审美效果,这似乎是古今批评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学细读和语言学分析方法,在节奏、句法、结构三个不同层次上对此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节奏层次上,七律所增二字的点化作用在于创造了崭新的4+3 韵律节奏,同时又把五言的2+3 节奏扩充为2+2+3 节奏。所增二字的点化作用延伸到句法的层次,崭新的复合题评句以及表示因果、虚拟等复杂关系的主谓复句便应运而生了。同时,随着这两大类基本句型不断扩充,律诗中引入更多的散文句,并衍生出七律中特有的各种拗句。这种点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最后出现在结构的层次之上。律诗起承转合属于一种二元结构和叠加结构混合体,但诗人又可妙用句式来减少或增加四联之间的缝隙,从而将其分别改造为序列结构和断裂结构。节奏、句法、结构多样化的创新造就了七律“言灵变而意深远”的诗境。
明清诗学中以意为主的创作论
蔡宗齐
如何描述作者“翻空”的作品想象转化为征实的文字,是困扰明清之前文论家的大难题。陆机《文赋》先用隐晦的比喻来形容行文的动势,结尾时又忽然描述灵感驱动行文的状况,但始终未能打通翻空的想象和征实的书写的关系。刘勰虽然意识到神思最终还得落实到文章构造,故列出成文之“三准”,但却没法阐明神思与三准实施的关系。到了唐代,王昌龄别出心裁,一方面妙用源自书论、动态的“意”描述作者在成文阶段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又用名词性的“意”来代称作品的情感内容,并将此“意”与景物的互动视为连缀文字的原则。明清论意者则沿着王昌龄所开辟的路径,致力于用灵动飞扬的“意”来贯穿统摄作品书写的所有层次,从虚至实,对“意”神妙的气势、意与成文模式、意与文章结构、意与炼情、意与求意取象、意与遣词造句作出极为精辟的阐述。同时,他们还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作出总结,深入探究讨论意与诗法辩证互动,让后者从死法变为活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清文论家解决了描述想象转变为文字过程的难题,从而使古代创作论变得更加宽阔和完整。
关键词: 创作论, 明清诗话, 意与诗歌写作, 意与诗法
唐代五言律诗句法与诗境
蔡宗齐
本文对唐五律句法作出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分出简单主谓、复杂主谓、题评三大类句型,然后找出每一类中最重要的句式共十种,一一加以详细分析。通过与先唐五言句式作比较,作者试图判断这十种句式究竟是化旧为新,还是翻空出奇,从而确定它们各自的审美特性。末节在理论层次上归纳上文对十种句式的分析,揭示唐五律诗人如何开展全方位的句法创新,不仅实现了齐梁五言所追求的“圆美流转”之理想,而且还超越视听之域,创造出“境生象外”这种前所未有的诗境。
关键词: 五言律诗, 句法, 诗境, 王维句法, 杜甫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