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
孙向晨
“家”是一个牵动复杂情感的词。作为哲学研究,我们需要将对“家”的日常意识、历史机制、社科研究都悬置起来,澄清作为哲学概念的“家”,揭示“家”作为人类生存论结构的基本特征。现代性建基在“离家”的逻辑上,个体作为主体的优先地位发端于新教神学,深化于近代哲学,但个体—主体的深层次危机却催生了现代虚无主义。基于汉语世界对于救赎的解读路径,对于现代性的救赎给出了源于汉语世界的方案,“归家”成为这种复归式救赎的方向。在这一视域的指引下,现代西方哲学同样显露出一条基于“家”的拯救路径。最终,我们要基于“家本体论”揭示出人类生存的“温暖”面向。
关键词: 哲学概念的家|离家|虚无|复归|家哲学|温暖世界
黑格尔论国家与宗教
孙向晨
黑格尔对于国家与宗教的问题有着广泛的论述,尤其在《法哲学原理》第270节的附释中提供了非常集中和成熟的表述,值得我们细细解读。在近代哲学论述政治与宗教的理论框架以及黑格尔国家学说中有关“主观的实体性”论述的双重视野下,来解读黑格尔对于国家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国家与宗教有着本体论上的内在联系,但在现实中黑格尔主张防止宗教干涉政治,政教分离,在市民社会的层面管理教会,同时国家对教会与教义采取宽容立场。在此前提下,现代政治的认同需要发挥宗教传统的教化作用,以涵养与培育现代国家正确的“政治情绪”。
关键词: 国家, 宗教, 主观的实体性, 政治情绪, 政教分离, 宗教教化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的解读
孙向晨
在黑格尔法哲学的“伦理生活”中,有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被认为是个体获得自由的现实条件。人们常常瞩目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家庭”似乎从来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发展环节,一再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家庭”不仅仅是“伦理生活”的一个直接的、自然的环节,它还代表了一种与“个体性原则”不同的“伦理性原则”。我们不妨跳出黑格尔的三段式,从个体性与伦理性的“双重原则”来理解黑格尔;“抽象法”与“道德”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个体性原则”,而“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则代表了一种“伦理性原则”。“家庭”在“个体”的形成,“市民社会”的补救,“国家”的认同,乃至“世界精神”的产生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此可见,家庭以及家庭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依然需要在现代世界中发扬光大。
现代性不是泯灭自身的传统——孙向晨教授访谈
孙向晨, 陆心宇
孙向晨,1968年1月出生于北京,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现象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等。主要成果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等,译著有《上帝是否存在》(汉斯·昆著,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学术月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海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八十余篇。现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法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比较哲学学会副会长。获得过“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三等奖,论文二等奖;2014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担当与使命:现时代的中国哲学(笔谈)
孙向晨, 姚新中, 吴根友
编者按 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影响和塑造着时代的精神面貌。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有所属时代的印记,在现代中国,哲学的反思始终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中西古今思想的激烈碰撞,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在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时代,哲学该承担怎样的使命,又该有怎样的担当,并作出怎样的回应?这些都是从事哲学思考与研究的知识分子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立的哲学系,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的哲学学院今年都迎来了建系60周年。60年,一个甲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意味着天干地支的一个完整循环。为此,本组笔谈邀请了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院长,围绕哲学的时代担当这个主题,分别从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探究、现时代中国哲学的问题与反思、中国哲学的时代任务等角度,阐发各自的观点,希望借此为深入探讨现时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之路提供参考和启示,也谨此纪念这个在新中国哲学史上有意义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