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善待生产性劳动和优先实体经济
何玉长
生产性劳动是国民经济的永恒基础,尽管如今服务业迅速扩张,但生产性劳动和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弃“实”从“虚”和生产性劳动弱化的趋势,动摇到国民经济的根基。要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在收入分配环节善待生产性劳动,重在调节行业收入差距。要打破行业垄断经营;通过税收等工具调节虚拟经济和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确保低收入的实体经济生产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增加实体经济的低收入行业和生产性劳动者的转移性收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中,要优先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优先实体经济重在结构优化和产业支持,优先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促进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
何玉长, 方坤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当前中国重要的经济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体现了当代先进科技生产力,人工智能技术渗透于生产力各要素中,综合作用于生产劳动过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为人工智能融合实体经济创造了客观条件,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亟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智能化乃客观必然。其运行机制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从而促进经济常态化增长。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一方面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实体经济,包括开发智能农业,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产业智能化。另一方面在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体经济,包括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行业创新,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物联网与智能商业模式创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技术升级, 产业创新
数字生产力的性质与应用
何玉长, 王伟
数字生产力是人类应用数字技术于国民经济活动的生产能力,数字生产力为数字经济提供生产要素和发展动能。数字生产力是先进的科技生产力,是工业社会数字化阶段的标志,是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的综合体。数字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数字生产力应用是数字技术与生产力要素融合,实施数字化劳动的过程。数字生产力应用具有专用性和通用性、虚拟性和平台化、共享性和分享性、赋能性与节能性、预测性和精准性,以及“比特”与“原子”共存等特点。数字生产力的劳动应用,表现为数字技术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机融合的数字化劳动和新价值创造过程。数字生产力的产业应用,表现为数字农业、数字工业和数字服务业兴起和价值创造。数字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字生产力, 数字经济, 性质与特点, 劳动应用, 产业应用
经济发展高质量重在实体经济高质量
何玉长, 潘超
中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经济发展高质量是新常态经济的战略选择和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高质量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当前经济发展高质量面临实体经济弱化的障碍,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失衡、产业结构中低端、产品价值链低端化、粗放型增长的低效益、技术创新滞后,以及生态环境的损害制约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高质量重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体经济效益提升、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实体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实体经济质量需要构建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四个方面又包含一系列要素为二级指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发实体经济增长点;创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拓展实体经济新领域;以集约化和技术升级为手段,提高实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高质量, 指标体系, 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