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至一的求索——韩林合教授访谈
韩林合, 詹心怡
梵·道·物本身·至一
韩林合
《奥义书》是印度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正如《庄子》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样。两者对世界的本质和本原问题即终极实在问题给出了几近相同的答案。《奥义书》作者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梵;庄子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道。两者对梵和道的刻画极其相似。但是,在他们各自归属给梵和道的诸多特点中,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之处:梵和道被认为既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又遍在天地万物之中,而且还包容天地万物。通常说来,如果一个事物(作为一个部分或要素)存在于给定的某类事物的全体成员之中,那么它便不可能同时又包容此类事物之全体成员。而且,如果一个事物甲生成了另一个事物乙,那么甲便不可能同时完整地存在于乙之中,更不可能完整地包容乙。如果我们将梵和道理解成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即去掉了任何区分的世界的本然的状态,那么梵和道生成万物的造物者身份与其遍在性和包容性如何融贯一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通过修正康德和叔本华关于物本身的学说而获得这样的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概念。
关键词: , , 物本身, 至一, 终极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