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会、人生是由什么支撑的,千变万化的万象是如何归一的,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源、根据是什么,人如何把握天地万物的资始资生,这就需要进入道体的体用一源的求索。体用思维在中国哲学概念、范畴逻辑结构中已度越一家一派的范围,而敞开胸怀,成为儒释道及诸子用来诠释自己哲学的概念、范畴。程颐提出“体用一源”命题,后人都加以发挥,并进入天人关系的探求,体现为天度越人,又寓于人;交感联通,尽心知天;相分制用,参赞化育;交而相胜,还而相用;天道人性,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和合生生道体是追寻天地万物存在本原的终极根与底,是对思想的思想终极解释的反思,是追求世界终极价值的形而上者。于是便展开对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探讨,体现为无形有待,不生有名;有本无体,本末体用;相分不离,和合道体。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思维形式,是天地然与所以然、迹与所以迹、共相与殊相、道体与现象、本源与属性、精义入神与礼仪实践的关系。在近代中西文化哲学会通的人文语境下,有中本西末、中体西用、中内西外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