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和辻哲郎与“日语哲学”的探索

林美茂 贾晰

引用本文: 林美茂, 贾晰. 和辻哲郎与“日语哲学”的探索[J]. 学术月刊, 2022, 54(9): 14-25. shu
Citation:  Meimao LIN, Xi JIA. Watsuji Tetsujirou and His Exploration of “Japanese Philosophy”[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9): 14-25. shu

和辻哲郎与“日语哲学”的探索

    作者简介: 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贾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 中图分类号: B3

Watsuji Tetsujirou and His Exploration of “Japanese Philosophy”

  • Available Online: 2022-09-20

    CLC number: B3

  • 摘要: 随着近代初期日本对于“Philosophy”之学的接受并以“哲学”译语得以广泛传播,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学界出现了关于“日本哲学”以及“日本哲学史”的最初探索,开始阐述“哲学”在日本的传统学术中如何存在的问题。然而,和辻哲郎却与其他学者不同,他认为近代以前的日本传统学术只是用汉语思考,从而发出了日本哲学必须“用日语思考”的呼吁,并着手进行“日语哲学”的探索性尝试。他试图通过所谓的“纯粹日语”,分析、阐释“日语”所具有的“哲学”意蕴,探索既具有日语的语言特质,又符合“西方哲学”思辨性特征的“日本哲学”。由此,他采用所谓的“纯粹日语”,并以纯粹假名的表现形式,围绕“ 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这一哲学根本之问,展开他关于“日语哲学”的探索。然而,为了分析这句以纯粹假名日语来表现的哲学之问中各种语言要素的含义,他又不得不采用汉字汉语替换相应的假名单词进行哲学意蕴的分析与阐发,使他那所谓的“纯粹日语”中汉字的存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学者,不主张废除日语中汉字存在的原因之所在。由于“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只是关于“所言存在(有)这件事究竟是怎样言之事”的问题,他所揭示的“日语哲学”,则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诘问与探索。然而,这种“是怎样”的诘问并非关于“是什么”的探索,其作为“哲学”的根本之问显然并不成立。
    1. [1]

      段世磊 . 20世纪初德国哲学在日本的影响 —— 以和辻哲郎人间学的伦理学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30-36.

    2. [2]

      许小亮 . 纯粹理性的法律构造——《纯粹理性批判》的法哲学意蕴. 学术月刊, 2016, 48(07): 66-78.

    3. [3]

      文贵良 .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的日语殖民问题.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37-144.

    4. [4]

      杨泽波 . 回应“钱穆之问”.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21.

    5. [5]

      吴晓明 . 三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学术月刊, 2023, 55(8): 5-26.

    6. [6]

      徐波 . “圆教”之“各美其美”:牟宗三哲学的范式转化及其开放意义. 学术月刊, 2022, 54(9): 26-34.

    7. [7]

      高力克 . 社会之镜与先验理性:斯密与康德道德哲学比较. 学术月刊, 2023, 55(5): 26-35.

    8. [8]

      上原麻有子 . 哲学之“可译性” —— 西田哲思中的“第一人称”意蕴探微. 学术月刊, 2016, 48(03): 5-12.

    9. [9]

      杨帆 . 法之规范性的社会基础:法哲学视阈中的哈贝马斯与福柯之争. 学术月刊, 2022, 54(12): 93-105.

    10. [10]

      ● 黄勇○ 王振钰 . 用哲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22, 54(8): 209-216.

    11. [11]

      [英]蒂莫西·威廉姆森① . 哲学及其未来. 学术月刊, 2021, 53(7): 14-21.

    12. [12]

      贡华南,洪澄,王晋卿 . 中国哲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8): 207-216.

    13. [13]

      徐英瑾,王球,王纬 . 西方哲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204-216.

    14. [14]

      丁为祥 .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陆之辩及其历史回响. 学术月刊, 2023, 55(7): 14-22.

    15. [15]

      张凤阳罗宇维 . 从文化哲学到政治哲学—— 张凤阳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80-184.

    16. [16]

      张兵 . 中国哲学的“回返”疑难. 学术月刊, 2019, 51(2): 17-33.

    17. [17]

      张汝伦 . 现代性与哲学的任务. 学术月刊, 2016, 48(07): 31-37.

    18. [18]

      罗安宪 .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 学术月刊, 2016, 48(10): 36-43.

    19. [19]

      陈建洪赵柯 . 施特劳斯论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3): 30-39.

    20. [20]

      高新民胡水周 .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学术月刊, 2018, 50(5): 25-3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575
  • HTML全文浏览量:  14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9-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和辻哲郎与“日语哲学”的探索

    作者简介: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作者简介:贾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摘要: 随着近代初期日本对于“Philosophy”之学的接受并以“哲学”译语得以广泛传播,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学界出现了关于“日本哲学”以及“日本哲学史”的最初探索,开始阐述“哲学”在日本的传统学术中如何存在的问题。然而,和辻哲郎却与其他学者不同,他认为近代以前的日本传统学术只是用汉语思考,从而发出了日本哲学必须“用日语思考”的呼吁,并着手进行“日语哲学”的探索性尝试。他试图通过所谓的“纯粹日语”,分析、阐释“日语”所具有的“哲学”意蕴,探索既具有日语的语言特质,又符合“西方哲学”思辨性特征的“日本哲学”。由此,他采用所谓的“纯粹日语”,并以纯粹假名的表现形式,围绕“ 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这一哲学根本之问,展开他关于“日语哲学”的探索。然而,为了分析这句以纯粹假名日语来表现的哲学之问中各种语言要素的含义,他又不得不采用汉字汉语替换相应的假名单词进行哲学意蕴的分析与阐发,使他那所谓的“纯粹日语”中汉字的存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学者,不主张废除日语中汉字存在的原因之所在。由于“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只是关于“所言存在(有)这件事究竟是怎样言之事”的问题,他所揭示的“日语哲学”,则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诘问与探索。然而,这种“是怎样”的诘问并非关于“是什么”的探索,其作为“哲学”的根本之问显然并不成立。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