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易承志. 跨界公共事务、区域合作共治与整体性治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1): 67-101.

  • [2]

    葛四友. 公共辩护的摇摆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4-23.

  • [3]

    陈捷. 谣言政治与文化运作. 学术月刊, 2020, 52(4): 169-184.

  • [4]

    仇鹿鸣. 事件、过程与政治文化.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60-171.

  • [5]

    王振复. 巫性:中华文化的原古人文根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02-113.

  • [6]

    魏南枝. 美国的文化认同冲突和社会不平等性. 学术月刊, 2021, 53(2): 85-96.

  • [7]

    张法. 琴-性-禁:中国远古琴瑟在音乐与文化中交织演进.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00-112.

  • [8]

    韩昇. 北周武帝之死及其宗教文化政策. 学术月刊, 2023, 55(7): 163-178.

  • [9]

    杨一纯,张春泥,孙 妍. 儒家的文化范式——基于中美跨文化比较视角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4, 56(3): 143-154.

  • [10]

    赵吉. 复杂性与公共行政的重构. 学术月刊, 2023, 55(2): 80-91.

  • [11]

    张传勇, 蔡琪梦. 中国城市职业多样性:事实、演进与政策含义. 学术月刊, 2021, 53(8): 45-58.

  • [12]

    周月峰. 以“未来”否定“现代”:一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多歧性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0, 52(3): 167-178.

  • [13]

    张仲民. 新文化偶像的塑造:胡适及其受众.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58-173.

  • [14]

    霍政欣, 陈锐达. 文化主权视域下流失文物追索的法理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126.

  • [15]

    王振复. 原始“信文化”说与人类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2, 54(8): 129-142.

  • [16]

    刘亚秋.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 [17]

    陶庆, 牛潇蒙. 回归“文化”“人”与重塑扎根理论(ET). 学术月刊, 2019, 51(7): 76-90.

  • [18]

    王丛阳. 作为文化与方法的文学语言.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76-179.

  • [19]

    张凤阳, 罗宇维. 从文化哲学到政治哲学—— 张凤阳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80-184.

  • [20]

    肖伟胜. “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