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南帆

引用本文: 南帆.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J].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18-129. shu
Citation:  Fan NAN. Intergeneration and Class: Theoretical Coordinates of Youth Image[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0): 118-129. shu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作者简介: 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福州 350001);
  • 中图分类号: I206

Intergeneration and Class: Theoretical Coordinates of Youth Image

  • Available Online: 2018-10-0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五四新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解读有两种话语体系:青年话语和阶级话语。青年话语的前提是青年与老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强调青年的活力、勇敢与创新;阶级话语强调的是各个阶级共同体在经济和权力结构之中的不同位置。事实上,代际的生物关系时常通过社会关系起作用,阶级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主要解释。五四新文学以来青年形象在阶级话语之中通常被定位为“小资产阶级”。20世纪5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的转换形成各种特殊的文学批评事件。8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各种比例的汇合构成复杂的、富有弹性的分析模式。消费社会的出现造就了中产阶级的青年形象。中产阶级与青年话语如何结合是未来的理论课题。
    1. [1]

      刘建军,夏蒙 . “阶级利益联合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术月刊, 2018, 50(9): 81-91.

    2. [2]

      李培林尉建文 .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和应对. 学术月刊, 2021, 53(9): 129-138.

    3. [3]

      王姝沈丽佳 . 新世纪青年形象书写的代际特征与精神轨辙.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77-185.

    4. [4]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5. [5]

      侯猛 .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学术月刊, 2020, 52(2): 119-128.

    6. [6]

      章永乐 . “门罗主义”话语的跨洋旅行. 学术月刊, 2020, 52(7): 105-125.

    7. [7]

      高亚滨 .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8. [8]

      冯建勇 . 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12.

    9. [9]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10. [10]

      陈伯海 . 探寻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路. 学术月刊, 2020, 52(2): 142-147.

    11. [11]

      尤陈俊 .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学术月刊, 2019, 51(3): 95-108.

    12. [12]

      朱人求 . 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术月刊, 2016, 48(09): 38-48.

    13. [13]

      刘艳红 . 以科学立法促进刑法话语体系发展. 学术月刊, 2019, 51(4): 94-105.

    14. [14]

      纪竞垚刘守英 . 代际革命与农民的城市权利. 学术月刊, 2019, 51(7): 43-55.

    15. [15]

      袁晓燕石磊 . 代际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学术月刊, 2021, 53(4): 66-80.

    16. [16]

      徐俪成 . 汉魏六朝“文人无行”批评话语的形成与演化. 学术月刊, 2021, 53(5): 165-174.

    17. [17]

      ● 文贵良○ 凤媛 . 从话语生存论到现代汉语诗学:回归新文学本位研究. 学术月刊, 2021, 53(12): 206-211.

    18. [18]

      张一兵张福公孔伟宇吴婷 .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 学术月刊, 2022, 54(6): 5-10.

    19. [19]

      赖大仁张雨舟 .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0-168, 206.

    20. [20]

      褚潇白 .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结构. 学术月刊, 2021, 53(3): 146-15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9
  • 文章访问数:  2988
  • HTML全文浏览量:  37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8-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作者简介: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 五四新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解读有两种话语体系:青年话语和阶级话语。青年话语的前提是青年与老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强调青年的活力、勇敢与创新;阶级话语强调的是各个阶级共同体在经济和权力结构之中的不同位置。事实上,代际的生物关系时常通过社会关系起作用,阶级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主要解释。五四新文学以来青年形象在阶级话语之中通常被定位为“小资产阶级”。20世纪5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的转换形成各种特殊的文学批评事件。8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各种比例的汇合构成复杂的、富有弹性的分析模式。消费社会的出现造就了中产阶级的青年形象。中产阶级与青年话语如何结合是未来的理论课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