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王宁

引用本文: 王宁.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J].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17-127. shu
Citation:  Ning WANG. Civilizational Identity, Consumer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12): 117-127. shu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作者简介: 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1189),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 中图分类号: C911

Civilizational Identity, Consumer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2-12-15

    CLC number: C911

  • 摘要: 消费文化全球化文献讨论了文化本地化的现象,但尚未解决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一个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中,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一种是文明认同延续模式,它导致了全球本地化,避免非西方社会在全球化过程中陷入西方化。文明延续机制把所属文明的基本框架当作框架性认同,并以此来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通过这种机制,非西方国家既参与了全球化过程,吸纳了西方的现代化元素,同时又保留和延续了自身文明认同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中国消费文明变迁的研究,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明演化机制,从文明认同的视角对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作出回应。
  • 图 1  影响消费行为模式的四种文明认同的理想类型

    1. [1]

      王春光 . 乡村非就业收入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未来可能图景.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28-140.

    2. [2]

      张文宏刘飞项军 . 相对收入与中国夫妻地位认同. 学术月刊, 2021, 53(9): 139-150.

    3. [3]

      张春光 . 儒家伦理的现代认同危机及现实回应. 学术月刊, 2021, 53(10): 30-44.

    4. [4]

      李贵 . 汴京气象:宋代文学中东京的声音景观与身份认同. 学术月刊, 2022, 54(1): 167-177.

    5. [5]

      胡安宁 . 实质认同与图式关联:对文化作用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34-147.

    6. [6]

      姚中秋 . 中国何以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学术月刊, 2022, 54(10): 70-78, 133.

    7. [7]

      郇庆治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样态、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学术月刊, 2021, 53(9): 5-16, 48.

    8. [8]

      张广生 . “保国”以“保天下”:《劝学篇》文明−国家重建的筹划. 学术月刊, 2021, 53(9): 85-94.

    9. [9]

      杨瑞王艳 . “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1): 208-210.

    10. [10]

      王鸿铭 . “工作组”模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学术月刊, 2021, 53(3): 85-98.

    11. [11]

      陈明 .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引论. 学术月刊, 2021, 53(9): 72-84.

    12. [12]

      陈毅 . 中国新内生性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及困境突围. 学术月刊, 2022, 54(10): 79-91.

    13. [13]

      殷德生 . 中国式经济赶超与结构转型:规律及原创性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12): 45-59, 73.

    14. [14]

      徐勇 . 国家根本性议程与中国式治理民主. 学术月刊, 2022, 54(3): 101-109.

    15. [15]

      陈水生 . 公共政策失败及其治理: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2, 54(2): 91-102.

    16. [16]

      叶成城唐世平 . 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时空视角下的历史、方法与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5): 77-86.

    17. [17]

      曹正汉钟珮聂晶 . 郡县制国家现代化:中央政府如何扩大公共事务治理职能. 学术月刊, 2021, 53(9): 95-112.

    18. [18]

      尚虎平 . 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科层组织的内生风险及防控. 学术月刊, 2022, 54(1): 83-97.

    19. [19]

      杨志军 . 中央聚合—地方封闭政策体制及其更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资源再造. 学术月刊, 2022, 54(1): 98-111.

    20. [20]

      卞绍斌 .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思想的伍德式阐释. 学术月刊, 2021, 53(6): 31-44.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174
  • HTML全文浏览量:  48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1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作者简介: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1189),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摘要: 消费文化全球化文献讨论了文化本地化的现象,但尚未解决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一个文明如何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中,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一种是文明认同延续模式,它导致了全球本地化,避免非西方社会在全球化过程中陷入西方化。文明延续机制把所属文明的基本框架当作框架性认同,并以此来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通过这种机制,非西方国家既参与了全球化过程,吸纳了西方的现代化元素,同时又保留和延续了自身文明认同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中国消费文明变迁的研究,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明演化机制,从文明认同的视角对全球本地化如何发生这一问题作出回应。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