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

刘康

引用本文: 刘康.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J]. 学术月刊, 2020, 52(2): 129-141. shu
Citation:  Kang LIU. From Post-isms to Identity Politics: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Humanities Today[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2): 129-141. shu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

    作者简介: 刘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上海 200240)、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 中图分类号: I0

From Post-isms to Identity Politics: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Humanities Today

  • Available Online: 2020-02-01

    CLC number: I0

  • 摘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是美国人文学术界“后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兴盛的时代。“后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美国的本土产物,跟英国的文化研究交相辉映,实现了英美人文领域的后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影响。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是 “认同(或身份)政治”,植根于美国这个种族、族裔、信仰、传统极为多元的移民国家的经验。近年来这种学院派话语逐渐向英美社会蔓延,形成政治正确话语,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认同政治以文化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面貌出现,对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潮流推波助澜,与之相互呼应。反思美国认同政治,有助于中国人文学术寻找自己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 图 1   

    1. [1]

      符杰祥 . “忠贞”的悖论:丁玲的烈女/烈士认同与革命时代的性别政治.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8-148.

    2. [2]

      孟捷,朱宝清 .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3. [3]

      陶庆梁晓安 . 政治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学术月刊, 2022, 54(8): 67-79.

    4. [4]

      刘守英,熊雪锋 .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4, 56(3): 53-69.

    5. [5]

      张凤林 . 国家能力与体制转轨 —— 兼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缺陷与中国改革的若干经验. 学术月刊, 2016, 48(04): 40-53.

    6. [6]

      孟捷 .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1, 53(2): 65-74.

    7. [7]

      刘伟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说体系和理论逻辑. 学术月刊, 2021, 53(5): 5-16.

    8. [8]

      张明军 . 工具理性与自由政治浪漫主义形态. 学术月刊, 2021, 53(12): 85-95.

    9. [9]

      皇甫鑫,陈国权 . 自我革命政治与功能性分权理论. 学术月刊, 2023, 55(9): 68-76.

    10. [10]

      姚大志 . 什么是系谱学——福柯政治哲学探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8-24.

    11. [11]

      张亚辉 . 馈赠与联盟:莫斯的政治发生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70-184.

    12. [12]

      冯建勇胡宇海 . 地缘政治与权力竞争. 学术月刊, 2021, 53(7): 187-201.

    13. [13]

      陈平原 . 声音的政治与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1): 146-166.

    14. [14]

      仇鹿鸣 . 事件、过程与政治文化.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60-171.

    15. [15]

      陈捷 . 谣言政治与文化运作. 学术月刊, 2020, 52(4): 169-184.

    16. [16]

      王炳权 . 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12): 71-80.

    17. [17]

      张留华 . 推理主义:逻辑与意义理论. 学术月刊, 2022, 54(5): 28-38.

    18. [18]

      段德敏 . 冲突还是协调:协商民主与政治代表机制间关系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15-124.

    19. [19]

      徐坚 . 三角缘神兽镜再检讨:从金石学、以物证史到历史考古学. 学术月刊, 2022, 54(3): 193-200.

    20. [20]

      方博 . 去政治的政治哲学方案—— 马克思的“真正的民主制”. 学术月刊, 2018, 50(03): 57-65.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1759
  • HTML全文浏览量:  21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

    作者简介:刘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上海 200240)、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摘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是美国人文学术界“后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兴盛的时代。“后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美国的本土产物,跟英国的文化研究交相辉映,实现了英美人文领域的后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影响。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是 “认同(或身份)政治”,植根于美国这个种族、族裔、信仰、传统极为多元的移民国家的经验。近年来这种学院派话语逐渐向英美社会蔓延,形成政治正确话语,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认同政治以文化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面貌出现,对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潮流推波助澜,与之相互呼应。反思美国认同政治,有助于中国人文学术寻找自己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