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两种“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再审视

谢立中

引用本文: 谢立中. 两种“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再审视[J]. 学术月刊, 2023, 55(9): 102-112. shu
Citation:  XIE Lizhong. A Brief Analysis of “Social Theories of China”[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9): 102-112. shu

两种“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再审视

    作者简介: 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 中图分类号: C91

A Brief Analysis of “Social Theories of China”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中国社会(学)理论”主要指由中国学者在中国境内以中文表述的各种社会(学)理论。依据其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会还是只能适用于中国社会,可以将它们首先区分为普适性的一般理论、领域理论和只适用于中国的“中国社会”理论;依据其构建时所参考借鉴的思想或理论资源,又可以将它们区分为源自中国本土话语和源于西方/国外话语的理论两大类。据此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比默顿模型更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分类模型,并以此对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1. [1]

      李友梅 . 新公共性与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 学术月刊, 2024, 56(2): 5-20.

    2. [2]

      谢立中 . 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 学术月刊, 2021, 53(1): 142-149.

    3. [3]

      李友梅耿敬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4. [4]

      张双利 . 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学术月刊, 2020, 52(9): 15-27.

    5. [5]

      肖瑛 . 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5-16.

    6. [6]

      王云张畇彬 .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6): 72-86.

    7. [7]

      马艳王琳杨培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8-68.

    8. [8]

      刘正强 .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9. [9]

      张建华周玉雯 . 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 学术月刊, 2021, 53(11): 39-48.

    10. [10]

      ● 王宁○ 邹理 . 走向世界的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22, 54(4): 210-216.

    11. [11]

      刘伟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说体系和理论逻辑. 学术月刊, 2021, 53(5): 5-16.

    12. [12]

      刘志阳王陆峰 . 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逻辑. 学术月刊, 2019, 51(10): 82-91.

    13. [13]

      范晓光 . 中国社会学人的“本土化”意识与知识生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15-126.

    14. [14]

      崔永东 . 社会司法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建. 学术月刊, 2017, 49(06): 99-110.

    15. [15]

      汪仕凯 . 政治社会:一个中层理论. 学术月刊, 2017, 49(07): 78-87.

    16. [16]

      马胜强吴群芳 .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型——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 学术月刊, 2016, 48(08): 71-80.

    17. [17]

      周宪 .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学术月刊, 2021, 53(7): 161-167.

    18. [18]

      彭锋 . 艺术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7): 144-150.

    19. [19]

      孟捷,朱宝清 .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20. [20]

      陈周旺 . 全方位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体系与制度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2): 68-7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98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两种“中国社会(学)理论”及其再审视

    作者简介: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 “中国社会(学)理论”主要指由中国学者在中国境内以中文表述的各种社会(学)理论。依据其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会还是只能适用于中国社会,可以将它们首先区分为普适性的一般理论、领域理论和只适用于中国的“中国社会”理论;依据其构建时所参考借鉴的思想或理论资源,又可以将它们区分为源自中国本土话语和源于西方/国外话语的理论两大类。据此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比默顿模型更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分类模型,并以此对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