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鲁迅

张全之,金智贤

引用本文: 张全之,金智贤.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鲁迅[J]. 学术月刊, 2023, 55(9): 142-151. shu
Citation:  ZHANG Quanzhi, JIN Zhixian. Lu Xun in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Art and Literature”[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9): 142-151. shu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鲁迅

    作者简介: 张全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金智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0)。;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鲁迅原创词汇综合研究与词典编纂”(20AZW021)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206

Lu Xun in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Art and Literature”

  •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在1943年鲁迅逝世七周年发表,与此前解放区举行的一系列纪念鲁迅逝世的仪式构成了一个表意系统,为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解放日报》发表的《讲话》,鲁迅的名字集中出现在7处共计12次,其中有2处引用完全符合鲁迅原意,有5处是创造性阐释,成为《讲话》思想、逻辑和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但鲁迅毕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思想家,《讲话》建构的话语体系,与鲁迅自身的话语结构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冲撞与纠缠,所以《讲话》话语体系对鲁迅话语的收编,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
    1. [1]

      赵卫东 . 论延安文艺体制的两个主要来源.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7-156.

    2. [2]

      葛兆光 . 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文艺复兴”在东亚近代思想和学术中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20-127.

    3. [3]

      赖大仁 . 当代文艺学研究:在本质论与存在论之间. 学术月刊, 2018, 50(6): 104-112.

    4. [4]

      郜元宝 . 世界而非东亚的鲁迅. 学术月刊, 2020, 52(1): 121-141.

    5. [5]

      刘东玲 . “新人”的诞生:论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44-155.

    6. [6]

      王宇 . 延安文学中的“医疗卫生叙事”.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32-140.

    7. [7]

      张中良,赵怡 . 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务实与前瞻. 学术月刊, 2024, 56(2): 158-165.

    8. [8]

      曹清华 . 压抑/解放:鲁迅作品的一组对照. 学术月刊, 2023, 55(9): 161-169.

    9. [9]

      曹禧修 . 《祝福》《野草》与鲁迅独异的生命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41-148.

    10. [10]

      陈力君 . 论“鲁迅影像”中的绍兴空间营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 142-150.

    11. [11]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12. [12]

      章永乐 . “门罗主义”话语的跨洋旅行. 学术月刊, 2020, 52(7): 105-125.

    13. [13]

      侯猛 .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学术月刊, 2020, 52(2): 119-128.

    14. [14]

      邹华 . 新时期文艺理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28-139.

    15. [15]

      尤陈俊 .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学术月刊, 2019, 51(3): 95-108.

    16. [16]

      朱人求 . 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术月刊, 2016, 48(09): 38-48.

    17. [17]

      高亚滨 .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18. [18]

      冯建勇 . 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12.

    19. [19]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20. [20]

      韩琛 . 近代的超克、漫长的20世纪与“竹内鲁迅”.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11-12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鲁迅

    作者简介:张全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金智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0)。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鲁迅原创词汇综合研究与词典编纂”(20AZW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在1943年鲁迅逝世七周年发表,与此前解放区举行的一系列纪念鲁迅逝世的仪式构成了一个表意系统,为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解放日报》发表的《讲话》,鲁迅的名字集中出现在7处共计12次,其中有2处引用完全符合鲁迅原意,有5处是创造性阐释,成为《讲话》思想、逻辑和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但鲁迅毕竟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思想家,《讲话》建构的话语体系,与鲁迅自身的话语结构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冲撞与纠缠,所以《讲话》话语体系对鲁迅话语的收编,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