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吸纳与误读

刘日明,陈芝敏

引用本文: 刘日明,陈芝敏. 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吸纳与误读[J]. 学术月刊, 2024, 56(2): 57-65. shu
Citation:  LIU Riming. On Stiegler’s Absorption and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s Thoughts on Technology[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2): 57-65. shu

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吸纳与误读

    作者简介: 刘日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092);陈芝敏,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研究”(23&ZD032)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0

On Stiegler’s Absorption and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s Thoughts on Technology

  • CLC number: B0

  • 摘要: 斯蒂格勒着眼于现时代人类的生存之痛,揭示了市场营销与精神工业的合谋状态及其后果,在新问题域即象征的贫困、文化的政治、精神的灾难三个层面与马克思的技术思想进行了对话。经由对人类生命外在化的新阶段的反思,斯蒂格勒以马克思关于机器技术所带来的无产阶级思想为核心,实现了对马克思技术之思的三次吸纳,构建了其关于劳动、生活和理论的知识皆丧失的普遍无产阶级化理论。在一般器官学视域中,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阐释存在着形式化应用的嫌疑,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造成了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的误读,陷入了技术决定论的窠臼。
    1. [1]

      张一兵 .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2. [2]

      何萍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4.

    3. [3]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4. [4]

      刘日明 . 马克思的现代技术之思. 学术月刊, 2020, 52(4): 23-34.

    5. [5]

      方博 . 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 学术月刊, 2022, 54(2): 15-26.

    6. [6]

      孙周兴 .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与未来社会. 学术月刊, 2019, 51(6): 5-12.

    7. [7]

      张凤林 .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思想再认识. 学术月刊, 2021, 53(2): 50-64.

    8. [8]

      文哲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06-211.

    9. [9]

      张康之 . 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中的科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18, 50(5): 78-87.

    10. [10]

      闻翔 . “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学机制. 学术月刊, 2021, 53(4): 142-151.

    11. [11]

      张双利 . 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学术月刊, 2020, 52(9): 15-27.

    12. [12]

      邹诗鹏 . 论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 学术月刊, 2021, 53(6): 19-30.

    13. [13]

      关锋 . “布伦纳辩论”及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效应. 学术月刊, 2022, 54(5): 16-27.

    14. [14]

      张福公 . 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中的机器问题研究及其思想逻辑嬗变. 学术月刊, 2022, 54(6): 11-17.

    15. [15]

      陶庆梁晓安 . 政治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学术月刊, 2022, 54(8): 67-79.

    16. [16]

      季勇刘怀玉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 2009—2018 年 ). 学术月刊, 2023, 55(1): 208-216.

    17. [17]

      张笑夷刘怀玉 . 作为一种城市研究范式的“都市马克思主义”. 学术月刊, 2020, 52(3): 34-42, 33.

    18. [18]

      赖大仁 .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23-130.

    19. [19]

      李佃来 . 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四个根本性误解. 学术月刊, 2018, 50(8): 20-32.

    20. [20]

      李圣传 . 黄药眠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04-11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吸纳与误读

    作者简介:刘日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092);陈芝敏,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研究”(23&ZD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斯蒂格勒着眼于现时代人类的生存之痛,揭示了市场营销与精神工业的合谋状态及其后果,在新问题域即象征的贫困、文化的政治、精神的灾难三个层面与马克思的技术思想进行了对话。经由对人类生命外在化的新阶段的反思,斯蒂格勒以马克思关于机器技术所带来的无产阶级思想为核心,实现了对马克思技术之思的三次吸纳,构建了其关于劳动、生活和理论的知识皆丧失的普遍无产阶级化理论。在一般器官学视域中,斯蒂格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阐释存在着形式化应用的嫌疑,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造成了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的误读,陷入了技术决定论的窠臼。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