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道德动机的来源

杨松

引用本文: 杨松. 道德动机的来源[J]. 学术月刊, 2020, 52(7): 24-32. shu
Citation:  Song YANG. The Sources of Moral Motiv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7): 24-32. shu

道德动机的来源—当代休谟主义与康德主义的争论

    作者简介: 杨松,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 中图分类号: B82

The Sources of Moral Motiv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0-07-20

    CLC number: B82

  • 摘要: 当代休谟主义者试图用工具原则说明道德动机的来源,即如果人们有欲望φ,并且相信通过做道德行为Ψ能实现φ,那么就会有做Ψ的动机。康德主义者继承康德的基本主张,反对人们的道德动机是为了满足某种源自自然的欲望,认为服从道德的意志源自对实践理性规定的法则的服从,而对实践法则的服从经科斯嘎德改造之后,最终又是源于对实践生活和道德行为价值的认知。当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解释道德动机来源的时候,休谟主义更加占据优势。不过康德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其实亦不断在做出改良,把韦勒曼的自治主义与科斯嘎德的认知性主张相结合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表明,我们最好放弃在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之间做二选一的选择题,因为前者描述了普通人道德动机的来源,后者则告诉我们理性人的道德动机应该如何产生。
    1. [1]

      于海兵 . 革命青年的修身与自治 ——以《袁玉冰日记》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5): 172-184.

    2. [2]

      郁建兴任杰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学术月刊, 2018, 50(12): 64-74.

    3. [3]

      郭亮 . 家国关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变迁的一个视角. 学术月刊, 2021, 53(5): 96-105.

    4. [4]

      张会永 . 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 ——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8, 50(6): 22-31.

    5. [5]

      张明军 . 工具理性与自由政治浪漫主义形态. 学术月刊, 2021, 53(12): 85-95.

    6. [6]

      孙小玲 .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学术月刊, 2022, 54(11): 30-37, 83.

    7. [7]

      叶岸滔 . 道德增强:伦理困境与自然主义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3): 40-47.

    8. [8]

      安维复 . “回到康德”能否破解后现代相对主义迷局 —— 从“分道而行”到“综合史观”. 学术月刊, 2016, 48(04): 20-28.

    9. [9]

      东方朔徐凯 . 荀子的道德动机论—— 由Bryan Van Norden 与David B. Wong 的论争说起. 学术月刊, 2018, 50(01): 46-53.

    10. [10]

      孙尚扬 .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57-164.

    11. [11]

      卞绍斌 .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9-30.

    12. [12]

      龚群 .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 学术月刊, 2021, 53(8): 23-30.

    13. [13]

      高力克 . 社会之镜与先验理性:斯密与康德道德哲学比较. 学术月刊, 2023, 55(5): 26-35.

    14. [14]

      梅剑华 . 奠基物理主义.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4-63.

    15. [15]

      高新民傅利华 . 主观物理主义:物理主义形态的又一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2): 44-53.

    16. [16]

      王晓阳 . 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 学术月刊, 2020, 52(5): 15-29.

    17. [17]

      党国英 . 农业浪漫主义批判.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77-184.

    18. [18]

      刘拥华孙宇凡 .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 学术月刊, 2023, 55(3): 126-139.

    19. [19]

      陈家建,刘伟 . 行政与自治之间:社区财政的二元属性及其治理机制. 学术月刊, 2023, 55(5): 120-130.

    20. [20]

      叶峰 . 为什么相信还原的物理主义. 学术月刊, 2017, 49(02): 34-4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2355
  • HTML全文浏览量:  34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7-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道德动机的来源

    作者简介:杨松,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 厦门大学 哲学系 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当代休谟主义者试图用工具原则说明道德动机的来源,即如果人们有欲望φ,并且相信通过做道德行为Ψ能实现φ,那么就会有做Ψ的动机。康德主义者继承康德的基本主张,反对人们的道德动机是为了满足某种源自自然的欲望,认为服从道德的意志源自对实践理性规定的法则的服从,而对实践法则的服从经科斯嘎德改造之后,最终又是源于对实践生活和道德行为价值的认知。当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解释道德动机来源的时候,休谟主义更加占据优势。不过康德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其实亦不断在做出改良,把韦勒曼的自治主义与科斯嘎德的认知性主张相结合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表明,我们最好放弃在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之间做二选一的选择题,因为前者描述了普通人道德动机的来源,后者则告诉我们理性人的道德动机应该如何产生。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