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宋雪

引用本文: 宋雪.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J]. 学术月刊, 2020, 52(3): 121-131. shu
Citation:  Xue SO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Concept of Weixin (Reform)[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3): 121-131. shu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作者简介: 宋雪,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博士后(北京 100871);
  • 中图分类号: I206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Concept of Weixin (Reform)

  • Available Online: 2020-03-0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戊戌变法在效仿日俄变政的同时,也引进大量新名词、新思想。接续“旧邦新命”的价值传统,吸收明治维新的思想资源,兼及作为“reform”的中译名,晚清的“维新”概念集中了多重意涵。依据近代报章的阐述、域外学说的引入、辞书条目的变化等材料,借助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剖析“维新”作为“新名词”与“关键词”的意义,考察知识的流转互动和语词背后的思想变迁,有助于探求近代知识空间的形塑历程。
    1. [1]

      孙江 .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50-158.

    2. [2]

      贾钦涵 . 西方接吻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受容与变迁. 学术月刊, 2019, 51(6): 152-178.

    3. [3]

      张军李涛 . 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自近代中国的证据. 学术月刊, 2022, 54(5): 46-59.

    4. [4]

      付建舟 . 进化论传播脉络与近代中国的“食人”言说. 学术月刊, 2019, 51(3): 131-139.

    5. [5]

      王皓 . 徐家汇观象台与近代中国气象学.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71-184.

    6. [6]

      章永乐 . “大国协调”的重负与近代中国的“旧邦新造”. 学术月刊, 2023, 55(3): 108-125.

    7. [7]

      马陵合 . 从救国至治国:国家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铁路功能演化. 学术月刊, 2018, 50(6): 166-177.

    8. [8]

      颜青山 .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9. [9]

      范广欣 .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80-188.

    10. [10]

      张仲民 . 世界语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想象 —— 以刘师培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43-157.

    11. [11]

      陆胤 .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63-178.

    12. [12]

      金进 . 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3-141.

    13. [13]

      励轩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及其内涵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2): 205-215.

    14. [14]

      陈波 . 日本明治时代的中国本部概念.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57-173.

    15. [15]

      王中江 . 中国“自然”概念的源流和特性考论. 学术月刊, 2018, 50(9): 15-34.

    16. [16]

      张仲民 . 中国近代史研究. 学术月刊, 2024, 56(1): 210-216.

    17. [17]

      汤哲声 . 何谓通俗:“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概念的解构与辨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31-139.

    18. [18]

      姚泽麟 .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伦理:概念源流与中国现实. 学术月刊, 2024, 56(1): 127-140.

    19. [19]

      张帆 . “力”与“理”之间:欧战语境下中国“科学”概念的道德困境与意义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09-122.

    20. [20]

      陈波 . “中国本部”概念的起源与建构——1550年代至1795年.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45-166.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PDF下载量:  18
  • 文章访问数:  1831
  • HTML全文浏览量:  18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3-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作者简介:宋雪,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博士后(北京 100871)

摘要: 戊戌变法在效仿日俄变政的同时,也引进大量新名词、新思想。接续“旧邦新命”的价值传统,吸收明治维新的思想资源,兼及作为“reform”的中译名,晚清的“维新”概念集中了多重意涵。依据近代报章的阐述、域外学说的引入、辞书条目的变化等材料,借助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剖析“维新”作为“新名词”与“关键词”的意义,考察知识的流转互动和语词背后的思想变迁,有助于探求近代知识空间的形塑历程。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