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说”祭与“说”体

刘晓军

引用本文: 刘晓军. “说”祭与“说”体[J]. 学术月刊, 2019, 51(5): 112-124. shu
Citation:  Xiaojun LIU.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crifice and the Stylistic of Shuo[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5): 112-124. shu

“说”祭与“说”体

    作者简介: 刘晓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 200241);
  • 中图分类号: I209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crifice and the Stylistic of Shuo

  • Available Online: 2019-05-01

    CLC number: I209

  • 摘要: “说”祭是一种以论说的方式说服神灵满足祭祷者诉求的言语行为,“说”祭祝辞因其特定的情境、内涵与形态而固定为格套,具有鲜明的文体属性,经过祝史的书面化处理与篇章化撰作,便生成祭祷性说体。诸子论说本质上跟祝史“说”祭一样,都是“陈论其事”的言语行为,以犀利的言辞陈述并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诸子论说在方法与策略、思维与逻辑等方面受祭祷性说体的影响,于是形成议论性说体。诸子论辩时先简要表明观点,再详细加以阐述,于是形成经说体。晚周时期,诸子称自家学说为“经说”而贬斥他家学说为“小说”。两汉后,目录学家借用“小说”一词,泛指所有不本于经典的论著,于是又形成了传统的小说体。
    1. [1]

      陈成吒 .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 学术月刊, 2019, 51(5): 125-135.

    2. [2]

      陈建华 .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35-145.

    3. [3]

      周维东 . 边缘处的表达.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29-140.

    4. [4]

      秦中亮 . 河朔藩镇性格说再检讨.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59-168.

    5. [5]

      高建平 .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192.

    6. [6]

      王振复 . 原始“信文化”说与人类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2, 54(8): 129-142.

    7. [7]

      杨国荣 .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冯契与走向当代的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22.

    8. [8]

      梁涛 .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4): 28-41.

    9. [9]

      刘东玲 . “新民说”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0 年代的民粹主义辨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19-130.

    10. [10]

      林忠军 .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10): 30-38.

    11. [11]

      郭恋东,冯若兮 . 类型小说的全球翻译——以犯罪小说、网络小说和科幻小说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60-168.

    12. [12]

      王光东郭名华 .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乡土小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0-126.

    13. [13]

      顾明栋 . 论中西小说理论的哲学和美学根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27-138.

    14. [14]

      刘晓军,李鑫 . 论近代小说评点的三个转变.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36-145.

    15. [15]

      王瑜锦谭帆 . 论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 学术月刊, 2020, 52(5): 126-137, 184.

    16. [16]

      詹玲 . 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8-138.

    17. [17]

      朱军 . 公羊学新变与近代小说的国家想象.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18. [18]

      朱晓江 . 小说的文体特征、功能及其与五四文学变革之关联. 学术月刊, 2021, 53(3): 160-169.

    19. [19]

      战玉冰 . 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 学术月刊, 2021, 53(9): 168-176.

    20. [20]

      张蕾 . “伟大的传统”:《红楼梦》与清末民初小说. 学术月刊, 2019, 51(9): 133-14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8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5-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说”祭与“说”体

    作者简介:刘晓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 200241)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 “说”祭是一种以论说的方式说服神灵满足祭祷者诉求的言语行为,“说”祭祝辞因其特定的情境、内涵与形态而固定为格套,具有鲜明的文体属性,经过祝史的书面化处理与篇章化撰作,便生成祭祷性说体。诸子论说本质上跟祝史“说”祭一样,都是“陈论其事”的言语行为,以犀利的言辞陈述并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诸子论说在方法与策略、思维与逻辑等方面受祭祷性说体的影响,于是形成议论性说体。诸子论辩时先简要表明观点,再详细加以阐述,于是形成经说体。晚周时期,诸子称自家学说为“经说”而贬斥他家学说为“小说”。两汉后,目录学家借用“小说”一词,泛指所有不本于经典的论著,于是又形成了传统的小说体。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