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周东华

引用本文: 周东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J]. 学术月刊, 2021, 53(7): 202-216. shu
Citation:  Donghua ZHOU. China’s Status as a Major Power and Discourse Power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fter the Breakout of the Pacific War[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7): 202-216. shu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以中国争取制止侵华日军毒气战为例

    作者简介: 周东华,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杭州 311121);
  • 中图分类号: K25

China’s Status as a Major Power and Discourse Power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fter the Breakout of the Pacific War

  • Available Online: 2021-07-20

    CLC number: K25

  •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对中国军民实施生化战。中国政府于1938年由中共首先尝试向世界呼吁,谴责侵华日军罪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在华盛顿和伦敦召开太平洋军事会议,协商太平洋地区战事。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参加两国两地会议。1942年5月10日丘吉尔发表制止德国对苏联施行毒气战的对德声明,只字未提中国,给蒋介石“四大国”之一的领袖身份认同以极大刺激,他通过宋子文转请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类似声明。待1942年6月5日罗斯福发表对日声明后,蒋介石进而谋求让顾维钧通过伦敦太平洋军事会议发表类似公开声明。1942年7月14日顾维钧成功提案,但因丘吉尔在大会上搁置讨论,令蒋介石的伦敦公开声明期望落空。1942年中国向盟国争取制止侵华日军生化战声明的一成一败,凸显的是抗战时期中国的地位和国家力量。中共和国民党向国际社会揭发与控诉日军毒气战的经验教训证明国家实力较弱方获取国际事务话语权的前提条件是“坚持抗战”而非“一味牺牲”或“退让”。
    1. [1]

      熊月之 . 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 学术月刊, 2021, 53(6): 5-18.

    2. [2]

      李迎生 .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社会政策探索. 学术月刊, 2021, 53(6): 148-159.

    3. [3]

      姚中秋 . 中国何以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学术月刊, 2022, 54(10): 70-78, 133.

    4. [4]

      冯建勇 . 边疆治理“外交化”. 学术月刊, 2023, 55(2): 186-198.

    5. [5]

      罗峰 . 治国理政思想缘起刍议. 学术月刊, 2021, 53(6): 108-120.

    6. [6]

      宋逸炜 . “英特纳雄耐尔”的文本传布与象征意义. 学术月刊, 2021, 53(6): 205-216.

    7. [7]

      朱林方 .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百年变迁.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18-129.

    8. [8]

      刘守英,熊雪锋 .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4, 56(3): 53-69.

    9. [9]

      侯中军 . 1945年中苏谈判前国民政府围绕雅尔塔密约的外交交涉. 学术月刊, 2021, 53(4): 205-216.

    10. [10]

      邬国义 . 成裕里7号:《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新考.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94-200.

    11. [11]

      文军,林茂 . 知识分子: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基于“德雷福斯事件”的话语权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7): 70-79.

    12. [12]

      李斯特 . 坏声明与好法治—— 社会主义中国文艺法律政策中的权利书写. 学术月刊, 2018, 50(7): 119-132.

    13. [13]

      郁建兴李琳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构—— 基于浙江省县乡两级政府扩权改革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01-116.

    14. [14]

      马建标 . 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64-172.

    15. [15]

      吕思静 . 孤虚术:中国古代军事占卜. 学术月刊, 2018, 50(5): 163-171.

    16. [16]

      梁玉成殷佳 . 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对中国技术移民政策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1, 53(8): 135-148.

    17. [17]

      王立民 . 中国民法典设置条标新论.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03-113.

    18. [18]

      褚潇白 .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结构. 学术月刊, 2021, 53(3): 146-159.

    19. [19]

      曹正汉钟珮聂晶 . 郡县制国家现代化:中央政府如何扩大公共事务治理职能. 学术月刊, 2021, 53(9): 95-112.

    20. [20]

      张志刚 .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反思—— 从田野调查、学术症结到理论重建. 学术月刊, 2016, 48(11): 5-2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606
  • HTML全文浏览量:  8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7-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作者简介:周东华,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对中国军民实施生化战。中国政府于1938年由中共首先尝试向世界呼吁,谴责侵华日军罪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在华盛顿和伦敦召开太平洋军事会议,协商太平洋地区战事。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参加两国两地会议。1942年5月10日丘吉尔发表制止德国对苏联施行毒气战的对德声明,只字未提中国,给蒋介石“四大国”之一的领袖身份认同以极大刺激,他通过宋子文转请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类似声明。待1942年6月5日罗斯福发表对日声明后,蒋介石进而谋求让顾维钧通过伦敦太平洋军事会议发表类似公开声明。1942年7月14日顾维钧成功提案,但因丘吉尔在大会上搁置讨论,令蒋介石的伦敦公开声明期望落空。1942年中国向盟国争取制止侵华日军生化战声明的一成一败,凸显的是抗战时期中国的地位和国家力量。中共和国民党向国际社会揭发与控诉日军毒气战的经验教训证明国家实力较弱方获取国际事务话语权的前提条件是“坚持抗战”而非“一味牺牲”或“退让”。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