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

卞绍斌

引用本文: 卞绍斌.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J].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9-30.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5): 19-30. shu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

  • 摘要: 自由作为根本道德价值固然值得珍视,但是其运用依然需要受到限制甚至强制。遵循普遍的道德法则来保持自由的存在并增进其实现的可能,这一价值取向乃是康德确立法权学说的根本出发点。道德命令(分别表现为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乃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自由与其他任何人的自由都能够在普遍原则之下得以存续和提升,所有人因此能够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自由追寻合理的目的。尽管道德法则在具体运用中呈现出外在强制和自我限制的双重面向,但是基于“融贯论”的解读方式,康德法权学说及其蕴含的强制性特征直接源于普遍性的道德命令和人自身即是目的这一价值旨趣,进而为维护和增进自由价值确立前提条件。在此意义上,纯粹实践理性及其表征的自由价值乃是证成法权原则的规范性前提,也区别于经由慎思理性确立权利和主权原则的社会契约论传统。质疑此完备性自由主义思路的“分离论”观点割裂了个体自主和公共自主的关联,从而难以展现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整形态和根本意图,也会导致在政治正当性论证中出现诸多缺失。
    1. [1]

      卞绍斌 . 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 学术月刊, 2019, 51(6): 13-31.

    2. [2]

      龚群 .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 学术月刊, 2021, 53(8): 23-30.

    3. [3]

      包刚升 . 政治危机何以形成:一项基于自由政体学说的理论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11): 79-94.

    4. [4]

      卞绍斌 . 法则与自由: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规范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3): 42-56.

    5. [5]

      黄涛 . 走出激情的重围——德国观念论思想家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的批判. 学术月刊, 2017, 49(03): 91-101.

    6. [6]

      高力克 . 社会之镜与先验理性:斯密与康德道德哲学比较. 学术月刊, 2023, 55(5): 26-35.

    7. [7]

      南星 . 康德式自由:人类学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学术月刊, 2023, 55(8): 27-40.

    8. [8]

      张会永 . 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 ——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8, 50(6): 22-31.

    9. [9]

      姚大志 . 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分析与重构. 学术月刊, 2020, 52(3): 26-33.

    10. [10]

      吴震 . 从儒家经权观的演变看孔子“未可与权”说的意义. 学术月刊, 2016, 48(02): 23-33.

    11. [11]

      孙丽岩 . 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行为分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4): 73-82.

    12. [12]

      朱晓江 . 小说的文体特征、功能及其与五四文学变革之关联. 学术月刊, 2021, 53(3): 160-169.

    13. [13]

      朱军 . 公羊学新变与近代小说的国家想象.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14. [14]

      王庆节曹青春 . 让哲学说汉语与“从中国来的哲学”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9, 51(8): 179-184.

    15. [15]

      孙小玲 .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学术月刊, 2022, 54(11): 30-37, 83.

    16. [16]

      邓华莹 . 国家类型学说在近代东亚的传播与重构. 学术月刊, 2021, 53(8): 206-216.

    17. [17]

      杨松 . 道德动机的来源. 学术月刊, 2020, 52(7): 24-32.

    18. [18]

      卞绍斌 .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思想的伍德式阐释. 学术月刊, 2021, 53(6): 31-44.

    19. [19]

      聂敏里 . 康德与福柯:被误读的“启蒙”及其后现代思想效应. 学术月刊, 2023, 55(9): 14-21.

    20. [20]

      张帆 . “力”与“理”之间:欧战语境下中国“科学”概念的道德困境与意义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09-12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294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

摘要: 自由作为根本道德价值固然值得珍视,但是其运用依然需要受到限制甚至强制。遵循普遍的道德法则来保持自由的存在并增进其实现的可能,这一价值取向乃是康德确立法权学说的根本出发点。道德命令(分别表现为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乃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自由与其他任何人的自由都能够在普遍原则之下得以存续和提升,所有人因此能够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自由追寻合理的目的。尽管道德法则在具体运用中呈现出外在强制和自我限制的双重面向,但是基于“融贯论”的解读方式,康德法权学说及其蕴含的强制性特征直接源于普遍性的道德命令和人自身即是目的这一价值旨趣,进而为维护和增进自由价值确立前提条件。在此意义上,纯粹实践理性及其表征的自由价值乃是证成法权原则的规范性前提,也区别于经由慎思理性确立权利和主权原则的社会契约论传统。质疑此完备性自由主义思路的“分离论”观点割裂了个体自主和公共自主的关联,从而难以展现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整形态和根本意图,也会导致在政治正当性论证中出现诸多缺失。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