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夏中义

引用本文: 夏中义.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J]. 学术月刊, 2018, 50(9): 121-130. shu
Citation:  XIA Zhongyi.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9): 121-130. shu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 摘要: 陶东风著作《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和“文学与记忆”的角度对知青叙事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说。这只是陶著的一个部分。本文专论其“知青叙事的文学记忆”,要点有三。其一,将“文化批评”中的“文化”内涵明确地界定为“人类良知暨社会正义”,从而在“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与其他文化批评之间划了一道界限。其二,以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为尺度,可能比常规文论教程更清醒地甄别知青叙事对历史的文学取舍,分出“选择性”“见证性”这两种记忆类型,其中,梁晓声《知青》《今夜有暴风雪》和都梁《血色浪漫》属“选择性记忆”,老鬼《血色黄昏》属“见证性记忆”。其三,鉴于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作为某种“亚文学批评”)更执着于非虚构叙事的“历史见证”功能,故以此“批评”为业者,当以道义、勇气自励,此即“文化批评伦理”之第一义。
    1. [1]

      赵静蓉 . 数字时代我们如何见证. 学术月刊, 2024, 56(3): 155-164.

    2. [2]

      莫伟民 . 见证“异识”——利奥塔的哲学政治学探究. 学术月刊, 2024, 56(2): 45-56.

    3. [3]

      南帆 .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4. [4]

      胡洁 .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0-146.

    5. [5]

      周晓虹 . 集体记忆:命运共同体与个人叙事的社会建构. 学术月刊, 2022, 54(3): 151-161.

    6. [6]

      王宇 . 延安文学中的“医疗卫生叙事”.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32-140.

    7. [7]

      刘亚秋 .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8. [8]

      陶赋雯 . 历史罪证的“记忆场”:军歌与日本的战争记忆. 学术月刊, 2024, 56(2): 175-186.

    9. [9]

      金进 . 海外华人社群的分化与维新文人的文学记忆.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3-141.

    10. [10]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11. [11]

      陶东风 . 阿维夏伊·马格利特论道德见证者. 学术月刊, 2018, 50(7): 133-141.

    12. [12]

      姚文放 .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学术月刊, 2022, 54(9): 159-170.

    13. [13]

      石雅梅许云和 . 魏晋南北朝别集序的文学批评意识与文集编辑理念. 学术月刊, 2020, 52(3): 107-120.

    14. [14]

      陈堂发 . 媒介文化:伦理抑或权利范畴生活方式.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51-158, 179.

    15. [15]

      李怡 . 在历史中发现“文学性”. 学术月刊, 2023, 55(5): 157-161.

    16. [16]

      徐秀明 .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7-135.

    17. [17]

      姚文放 . 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 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 学术月刊, 2018, 50(9): 140-148.

    18. [18]

      汤哲声 . 如何评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和价值评析.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1-127, 138.

    19. [19]

      王丛阳 . 作为文化与方法的文学语言.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76-179.

    20. [20]

      莫砺锋 . 陆游与陶诗的离合. 学术月刊, 2021, 53(5): 146-15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10464
  • HTML全文浏览量:  18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40

摘要: 陶东风著作《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和“文学与记忆”的角度对知青叙事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说。这只是陶著的一个部分。本文专论其“知青叙事的文学记忆”,要点有三。其一,将“文化批评”中的“文化”内涵明确地界定为“人类良知暨社会正义”,从而在“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与其他文化批评之间划了一道界限。其二,以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为尺度,可能比常规文论教程更清醒地甄别知青叙事对历史的文学取舍,分出“选择性”“见证性”这两种记忆类型,其中,梁晓声《知青》《今夜有暴风雪》和都梁《血色浪漫》属“选择性记忆”,老鬼《血色黄昏》属“见证性记忆”。其三,鉴于有思想的文化批评(作为某种“亚文学批评”)更执着于非虚构叙事的“历史见证”功能,故以此“批评”为业者,当以道义、勇气自励,此即“文化批评伦理”之第一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